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006篇
科学研究   479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6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因此,转变观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服务,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精干稳定、充满活  相似文献   
102.
“尊重学生”的管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尊重学生的原则落到实处,需要教育管理制度的保证。为此,学校可以尝试在管理机制上进行改进,包括施行组织结构扁平化,内部顾客链和倒金字塔组织模式,双向闭合评价模式。为使这些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学校应该从整个制度建设出发系统考虑。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机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建立一种由政府干预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4.
崔秀珍 《职教论坛》2004,(4S):36-37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巾心,创建于1995年。仅七年时间,学校就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日益提高,办学成就非常突出,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学校和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有四个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一个专业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试  相似文献   
105.
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独立性不足、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滞后、创新力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教育智库发展的建议:实现教育智库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和创新教育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校企一体化"建设的现状,文章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了目前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工作新的管理机制和手段,实际应用表明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提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的重要内容。依据成人教育理论与方法,从助学管理目标、方法、机制、职能、对象和师资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着手,构建一套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的、科学合理的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0.
史敏 《文教资料》2011,(25):194-19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办学规模,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在原"校—院"二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学院为中心、重心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为模式的多级教学管理机制,能促进高等院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