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9672篇
科学研究   742篇
各国文化   99篇
体育   297篇
综合类   489篇
文化理论   109篇
信息传播   1445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337篇
  2022年   765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乡村教育运动”具有实施主体民间性、教育对象全民化和教育内容适用性的特点。它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在于:民间力量应该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以成人为主体的农村社会的全体成员;农村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合当前农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以降,现代性遭遇中国。在思潮涌动、文化昂进之时代,乡村文化渐趋成为思想家关注之焦点。洪仁玕重视改造乡村农民文化观念;严复划群己界限,倡言发展国民个体的“德”“智”“体”三方面基本素质;梁漱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乡村建设一新局面,希冀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他们似乎都看到了问题,但没有找到解决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陈兴中 《教育文汇》2004,(12):16-18
改革好比“走钢丝”,最令人烦恼的莫过于失去平衡的支点?在摇晃中求平衡,是对改革者严峻的考验。而矫枉过正,走极端,却是很多改革难以避免的尬尴。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我是学校工会主席,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以前学校都是给女老师放半天假,最多也就是看一场电影。这次我想让学校全体女同志过一个有新意的“三八”节,你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江西 刘萍  相似文献   
16.
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愚、穷、弱、私”,而其根源是“中国的教育不能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认为要用教育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复兴农村,复兴中国”。“除文盲,做新民”则是晏阳初平教运动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对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地区与商洛地区乡村72所中学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体育教育不受重视、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缺乏、教学条件低劣、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育师资整体水平低、较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是该地区乡村中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各有关部门重视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上加强投入与管理;改善体育教学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以彻底改善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低水平状况。  相似文献   
18.
梅花,中国的国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把她作为理想的寄托。南宋诗人谢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对一种伟大品格的追求。我出生在一个三代华侨世家。先祖陈化成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我是化成祖的五世孙);饱读诗书的外祖父洪镜湖先生,是新加坡知名的爱国华侨,对祖国的抗日事业和家乡的教育与建设有诸多捐助;父亲陈文旌先生在东南亚文坛颇负盛名,与当时侨居新加坡的作家郁达夫、高云览,新闻界的侨领洪丝丝、张楚琨等先生均为知交。幼年,母亲教给我的第一个词,是写在手…  相似文献   
19.
江南乡村妇女职业结构的近代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田 《历史档案》2001,(3):107-113
在传统乡村社会中,男耕女织体现了职业类属的一般特征,这是一种基于生理的自然分工。丝棉纺织,是江南乡村妇女的两种主要职业,依地区而呈不同的分布状态。大体说来,环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宁绍地区,以及苏锡乡村,以丝织业为主;沿长江和东海的苏松地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很显然,这样的职业分工是与地区经济作物类型相联系的。在吴县光福一带,“蚕事尤勤于他处。……惟地无木棉,故纺织则不习也”。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家王拱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拱璧先生是早期的同盟会成员,民主革命时期致力于河南省乡村教育工作,解放后任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为图书馆事业献出了全部精力。本文介绍了王拱璧先生的一生经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