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1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教育   27983篇
科学研究   3468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542篇
综合类   1088篇
文化理论   161篇
信息传播   212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1549篇
  2014年   3613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2982篇
  2011年   3111篇
  2010年   2697篇
  2009年   2668篇
  2008年   3134篇
  2007年   2327篇
  2006年   1682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294篇
  2003年   1105篇
  2002年   777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每日上班听到同事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劲”,于是自己也会感到沮丧。想想自己原来一直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到今天又留有多少热情呢?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在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在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为什么要强调普通高中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职业倦怠现象呢?这是由这类学校特点决定的。大家知道生源质量是决定学校面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经过中考的层层筛选,录入这类学校的学生有的不仅成绩低,而且行为习惯差、意志品质弱,思想也不稳定,加上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复杂,这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社会对学校、教师期望值又很…  相似文献   
93.
文章概述了自我监控学习的涵义和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4.
作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修炼过程。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生命状态不同,其生存的化背景、化环境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作教学应该努力采用有差异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9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进行培养和激发学生及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且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在体操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提高体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96.
探讨少儿阶段训练有效控制问题,目的是通过夏训阶段有效负荷的控制,对发展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项耐力,以及成功地培养顶尖水平运动员,实施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对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自我认知与现实感的现状测查与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发现在社会成熟度方面,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价值观念的调查显示:踏实型青少年运动员占62%,与普通学生对比差异显著;功利型占30%,从众型占6%,与普通学生无显著差异;冷漠性占2%,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运动员是否独生子女对其社会成熟度方面有影响,而父母教育程度、运动成绩、是否三好学生对其价值观念和社会成熟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
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的S·D—七点测量法 ,对大学生现实自我、理想自我、集体意识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具有不满足于现状、有理想、有追求、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差等心态特征。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强化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99.
100.
慕红 《甘肃教育》2002,(11):19-20
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用以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体现自身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在今天,从企业管理到市场营销,从公关洽谈到商贸协定,从招聘答辩到自我推荐,从社交结友到亲朋共勉都离不开“说”,口头表达演讲技巧已成为当代人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