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4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教育   27733篇
科学研究   1550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1283篇
综合类   1122篇
文化理论   174篇
信息传播   2398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54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713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878篇
  2015年   1531篇
  2014年   3501篇
  2013年   2385篇
  2012年   2769篇
  2011年   2866篇
  2010年   2354篇
  2009年   2264篇
  2008年   2674篇
  2007年   1922篇
  2006年   1391篇
  2005年   1183篇
  2004年   1046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11.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2.
113.
1.民族体育的认同功能人类都对自己的族群有一个特别的认同感,不仅是出于自身与族群之间所具有的血缘上联系,而且在于自己与族群之间所具有的文化上的依附性。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人类族群之间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共同的娱乐方式,其族群之间的认同功能就表达得非常直观和富有建设  相似文献   
114.
课程改革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评价问题.现实中,学生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常常被最终一份考卷简化为几个数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工作都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通过考试成绩这一标签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问题解决的心态包括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115.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种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朦胧期,是内心世界得到不断扩充、日渐成熟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意识形态的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这个阶段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相似文献   
116.
试论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存在一些困难,其原因之一是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造成的认知与行为实施的盲点.更新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需要体育教师把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的言行作为研究对象,提高自我觉察的敏感性,并用语言表达使个体主观的教学观念清晰化,进而对其进行梳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17.
本研究针对量化自我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综述,为健康信息学领域量化自我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参考。首先对量化自我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明晰了量化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节点;然后对量化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外延进行界定;进而以信息管理领域的量化自我研究为综述对象,对研究主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量化自我的理解,本研究引入活动理论,对量化自我活动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信息管理学科的研究特点,提出了量化自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8.
人机协同教学在推进教师角色分工精细化的同时,极大动摇着教师的身份认同,症结在于教师身份的去情感化。基于情感社会学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逻辑,发现人机协同教学出现政策要求与社会期待下教师身份的多元化、互动硬环境异质化和互动符号系统单维化,伴之而来的是情感规则的遵与违之间教师身份的内在冲突,低回报情感劳动下教师身份的核心质素动摇。对此,需以情感取向为主线统整教师身份结构,化解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冲突;发挥教师情感的动力效能,促进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协商与身份展示;关照教师身份的情感性要素,为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身份转变减负增能,从而推进教师身份的合情改变,实现人机协同教学中人与技术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19.
在女性主导的学前教育生态中,提升男性定向师范生专业认同是构建良好样态的应有之义。运用叙事研究方法,描述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定向师范生小G专业认同的故事,从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及职业选择四个维度,勾勒出一幅灰色、蓝色、绿色和红色交织的复杂图景,借此探索影响其专业认同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政府投入、学校支持、社会环境、自身发展分别作为画板、画纸、橡皮和画笔影响小G的专业认同之画。建议有效运用“加、减、乘、除”法,解码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定向师范生专业认同的提升策略:发挥师资力量多“加法”,激发专业认同;理性安排课程想“减法”,巩固专业认同;积极宣传保障用“乘法”,增强专业认同;缓解情绪压力靠“除法”,提升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120.
自我呈现作为一种交往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的社会互动行为之中。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舞台”“表演”的隐喻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了自我呈现的拟剧论(Dramaturgy),从而被后起的相关研究奉为圭皋。而进入数字时代以后,社交媒体中的云端交往使人们的自我呈现不再囿于面对面的在场情境,戈夫曼所言“前台”“后台”“印象管理”“舞台设置”等概念也在新的社交语境中呈现出新的姿态。在这一系列新变中,被戈夫曼在自我呈现研究中有意回避的“自我”构建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