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倪亮  石伟勇  颜军  吴龙华  宋建利 《科技通报》2010,26(4):546-549,559
海州香薷目前已开始应用于环境修复,但其后续资源化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探讨了海州香薷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抑菌效果,希望能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开发相应的抗菌剂产品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海州香薷总黄酮,以Rutin作标样,510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海州香薷花期花枝总黄酮的含量高达90.56 mg.g-1,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47.66 mg.g-1;海州香薷总黄酮提取液对番茄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芒果蒂腐病菌和茄腐镰刀病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75%乙醇提取液对芒果蒂腐病菌效果最为显著,抑制率达到54.13%。  相似文献   
102.
以花期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 f.)为试验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非洲凤仙生理特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Spd处理组:0 mmol/L、0.2 mmol/L、0.4 mmol/L、0.6 mmol/L、0.8 mmol/L,测定处理时间12 d下非洲凤仙各项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盐胁迫下,非洲凤仙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经Spd处理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降低,总黄酮含量升高.研究表明,外源Spd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非洲凤仙的伤害,提升总黄酮含量且以0.6 mmol/L Spd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3.
探讨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总黄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耳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时羊耳菊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黄酮类化舍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25:1、超声波提取3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04.
赤楠叶醇提物抗菌活性及成分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楠叶醇提物进行抗菌活性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赤楠叶醇提物对黄曲霉、青霉、黑曲霉等霉菌无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八叠球菌等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强于同株的茎醇提物,与同属的轮叶蒲桃叶醇提物相当,但较强于蒲桃、乌墨、洋蒲桃等植物.11月份的赤楠叶总黄酮含量为3.32%,是叶醇提物中有效的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105.
乌蕨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蕨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通过提取乌蕨(采自南安)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得其总黄酮含量为1.41%.并将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分析,发现乌蕨黄酮类化合物只含有一种成分,且其紫外光谱特征与异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相似,据此推测乌蕨黄酮样液分离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异黄酮.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荞麦蜂花粉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索氏提取法、热回流法和冷浸法等提取方法;提出采用水沉法精制粗黄酮浸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测得荞麦蜂花粉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81%;冷浸法提取工艺虽然提取率稍低,但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知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70%乙醇提取知母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知母总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芒果苷线性关系为y=0.2309x-0.0031(r=0.9993),加样回收率为99.32%,相对标准偏差1.4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测定知母总黄酮的含量,可以作为知母质量检验的一个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施肥对金银花产量以及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给试验田的金银花追施不同氮磷配比以及不同施肥量的肥料。结果证明.尿素和过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3,而施肥量为42g/墩的施肥模式可以在不影响金银花产量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金银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生长期的女贞子三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女贞子总黄酮、多糖和总三萜含量变化。方法:分别用溶剂法、超声法提取总黄酮、多糖和总三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女贞子中总黄酮、总三萜和多糖含量随着月份的递增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和总三萜均在9月初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在7月份含量较高且稳定,在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结论:结合试验测得数据和相关文献,确定女贞子在8~10月生长期内生物量积累及活性成分处于较高水平,故建议皖北地区女贞子药材在该时间段内采收。  相似文献   
110.
贵州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L9(34)进行矮杨梅叶总黄酮提取影响因素即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优化组合;应用分光光度计考察其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1.5h,乙醇浓度为50%,材液比为1:35,提取率为4.88%;总黄酮提取液在0-60min内测定,线性关系良好(0.9996),仪器较为稳定,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结论: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可行、测定方法可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杨梅属植物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