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07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831篇
教育   115859篇
科学研究   14046篇
各国文化   99篇
体育   4060篇
综合类   5352篇
文化理论   700篇
信息传播   15294篇
  2024年   549篇
  2023年   2190篇
  2022年   1282篇
  2021年   2356篇
  2020年   2676篇
  2019年   2940篇
  2018年   1611篇
  2017年   2957篇
  2016年   3888篇
  2015年   6360篇
  2014年   13530篇
  2013年   10398篇
  2012年   12419篇
  2011年   12670篇
  2010年   10582篇
  2009年   10467篇
  2008年   11604篇
  2007年   9247篇
  2006年   7060篇
  2005年   6570篇
  2004年   5309篇
  2003年   5032篇
  2002年   4527篇
  2001年   3539篇
  2000年   2497篇
  1999年   995篇
  1998年   562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32.
33.
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搜索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协作信息搜索进行深入研究,为专业化协作信息搜索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学习团队的信息搜索行为,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协作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结果/结论] 识别出四大核心环节——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和团队信息整合,并理清各环节的认知活动与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5.
36.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很多新特点开始出现,所以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将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进行再造,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本文从大数据基础上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的变革提出模式再造的方式。  相似文献   
37.
交互式翻译教学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关于网络"译审模式"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研究却比较少。根据研究显示,采用网络"译审模式"能够实现多环节的异步交互,提高翻译的实训交互数量,确保交互式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笔者将以具体的实验及结果分析网络"译审模式"下交互式翻译教学的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8.
39.
"随文练笔"是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及"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应运而生的教学形态。随文练笔运作已多年,亟待有认知破局与转型升级策略:从语境依赖走向摆脱语境的练笔;从练笔类比走向多元文本的假设;从单元写作走向与对接单元教学,从而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0.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明德中文暑校汉语教学硕士(graduate program in Chinese)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生比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分析了明德汉教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和高效性。然后将其与国内汉教硕士的培养进行对比,以期对国内汉教硕士的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