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706篇
科学研究   49篇
体育   548篇
综合类   27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不同投掷项目最后用力阶段右腿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我国部份男子铅球、标枪、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项目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工作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影像测量的方法,对九冬会长春男子速滑队5000m接力赛的接力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了较好的接力技术、一般的接力技术和较差的接力技术特点,并提出了理想接力动作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93.
项群归类组合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运动技能迁移规律,优化教学过程,经过2年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将动作结构上、素质上、教学上具有共同要求的运动项目归为一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合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  相似文献   
994.
米博 《冰雪运动》2008,30(4):15-18
采用标准的三维摄像DLT法和录像解析法,对短道速滑优秀女运动员3000m接力决赛中接力过程的踝膝关节角度运动学特征及相关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学分析踝、膝关节角度与有关运动学因素的相关性,建立基于踝膝关节角度的预测模型,为接力技术诊断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以苏州市区333名在校普通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JVC9800高速摄像机以100fps的速度及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研究对象纵跳技能运动学参数的年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男生纵跳高度呈现逐渐增大的年龄特征,增长的较快时期在13~14岁、17~18岁年龄段;女生在11~12岁年龄段纵跳高度增长最快,13岁以后逐渐下降.2)儿童少年足长与纵跳高度呈低度相关,而足高、跟腱长、小腿长、下肢长等指标与纵跳高度相关不密切.3)纵跳各阶段所用时间(腾空时间除外)的长短与纵跳高度相关不密切.4)儿童少年纵跳时下肢关节角呈现逐渐增大的年龄特征;儿童少年纵跳时适当深蹲起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对李少杰掷铁饼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李少杰1次比赛的6次试投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投掷铁饼过程中,其运行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铁饼出手初速度取决于铁饼在旋转和最后用力几个阶段的速度增长和保持情况.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录像拍摄与解析的方法分析了优秀男排运动员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的人体重心的速度变化及人体环节的配合特点。研究表明:在沙滩上起跳时人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少、腾起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小;在沙滩上起跳时人体环节的配合均较差,这是由沙滩的流动性、可压缩性等特性所致。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跳马选手在跳马比赛器材改变后所完成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促进该类动作的发展,提高我国女子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速滑女子500 m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姿势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获取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的运动学特征比较分析,揭示出高水平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动作规律,确立正确的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运动员出弯道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快,左腿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蹬冰的平均速度要比右腿速度快;从身体姿势变化来看,入弯道躯干角度大于出弯道躯干角度。  相似文献   
1000.
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铭  林洪  李汀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27-32
重点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并与现在常用的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游泳出发技术进行比较。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使用超微摄像机对8名优秀女游泳运动员进行定点拍摄,通过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录像进行解析来比较研究它们的部分运动学特征,得出这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稳定性高;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离台水平速度大,手的拉台效果明显,但滞台时间也较长;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台上预备姿势重心投影点距出发台前沿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靠后,不利于快速起动。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综合评价表明,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有利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