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27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来,中国电视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根源是社交网络、网络放送和独立制作公司的出现和崛起。本文分别从三个因素出发来探究它们是如何颠覆和重塑中国电视行业,这三个关键因素也是伴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普及诞生的。传统的电视生产规则已经打破,而新时代的电视业有哪些特征?本文会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02.
政府施政理念是政府的精神基础和智力支持,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民主法治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诚信政府的理念和责任政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3.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重塑,是当代法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显著的特征,并且和我国当代社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重塑,主要应从加强公民权利和主体意识、严格执法、完善党员干部监督检查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4.
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演进为古今忠臣的代表和智慧的化身。其人性色彩逐渐褪去,文化符号逐渐彰显。民族审美心理对诸葛亮的重塑使得“诸葛亮”由专有人名变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诸葛亮”具有超时空的生命力和渗透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评估是有效规范和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一种手段。当前要做好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除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数据的有效获取、权威评估专家等条件外,还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6.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解读是传播案例分析的有效手段。任何文本都可以通过其蕴涵的各种符号加以解读,文学丈本尤其如此。关于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方式很多,其中,从符号学这个角度进行阐释的尚少。如果对其中的丈本符号(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进行剖析,认识和理解其符号背后所隐含的多种意义,进而对我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深层反思,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它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代,大学精神却失落了,给大学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重塑大学精神,成为当代大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8.
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重塑,并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以"离农"为价值取向的乡村教育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衰落,导致了乡村教师信念的失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提振了信心,也为乡村教师信念重塑提供了契机.从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背景来看,应该是国家民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是乡村社会百姓的人文需求,是乡村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诉求.从乡村教师信念失落的现实考察可以发现,城乡二元的延续和异化导致回不去的乡村、从"同质化"到"城市化"的教育嬗变导致乡村教育的式微和乡村教师的失落.从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内涵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基于乡村、通过乡村、为了乡村的教育信念,立足乡土的教学信念.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路径有:自我激励和反思,在价值认同中铸牢信念之基;通过交流合作与研修培训,保持信念系统的生命力;注重乡土文化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凸显信念的现代性;教育管理部门转变角色定位,为乡村教师信念重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0.
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不仅是现实中国的重要问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社会学家追求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解读他们重塑社会秩序的理想,认清我国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秩序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