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253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班华 《班主任》2011,(4):9-11
班集体即班级学生集体,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主体。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实施教育的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教育力量,也是教育工具、教育手段。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也是班主任的教育策略,即通过建设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设班集体是工作目标,通过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2.
由于众多重大事件,近年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极为频繁,其中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之对比讨论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中西文学作品中以"歧路"与"穷途"为主题的故事或诗歌为这一讨论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对比相关作品,有助于考察中国历史上集体与个人主义之间的消长,并进而反思历史,总结近年中国在中西交流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3.
体校既是培育运动员的地方,也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场所,因此要重视体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坚定地走体育与教育相融合的道路,让体校学生既搞好体育训练,又抓好文化学习。但目前体校人才培育过程中往往"避重就轻",教育管理工作过于松散,运动难度降低,以至于小运动员们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文章提出将体育与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在人才培育过程中遵循"三从一大"原则,对小运动员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有重点地提高道德及意志品质的教育训练比重,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达到提高人才培育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新时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罗夏翠 《成才之路》2011,(18):19-19
中小学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复杂化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而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6.
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在品德上应该是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三有"人才。当代中学生责任意识淡漠,成为阻碍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根本,着眼于缩小认知与践行的差异,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努力培养当代中学生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57.
升国旗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嗣,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提高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学校师生员工把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得更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这一切,都体现在严肃、隆重、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  相似文献   
58.
在一个集体主义的年代,爱心也被有效地整合进了政府行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计划体制威力在爱心上最为有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59.
多年的集体主义教育,既教成了集体行动主义,也教成了集体依赖主义,有群威群胆,却没有个人行动的勇气,有集体的依赖,却没有集体的公心,有集体的面子,却没有集体的事业  相似文献   
6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同于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资料、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而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此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学生不依赖教师,自己通过努力,来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