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86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怀远话属江淮官话,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怀远话的声韵调系统中,有声母20个,韵母36个,声调5个。对怀远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怀远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bo、po、mo、fo是开口呼还是合口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话教学和方言正音的过程中,bo、po、mo、fo应该读为合口呼,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肯定会给汉语教学,尤其是不同方言区的普通话教学带来混乱。  相似文献   
13.
请爸爸妈妈把上面的儿歌用重庆方言读三遍。1.你仔细听听加点的字的韵母发音,在重庆方言和普通话里有什么不同。2.再仔细听加点的字的声调,在重庆方言和普通话里又有什么不同。3.在括号里分别注音(可以请父母帮忙)。  相似文献   
14.
汉语拼音的每一课内容中,都有大量的音节需要学生来拼读,并且要求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读,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从头到尾流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学好拼音将为识字、朗读、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一些陌生的符号,他们刚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性,要凸显以下四大关注点。  相似文献   
16.
邵阳县五丰铺话属于湘语宝南话(湘语邵阳南路话),本文介绍了该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古的知庄章组字声母的读音在不同方言区和普通话有所不同,在镇原方言中有舌尖前塞擦音和舌尖后塞擦音两种读法。声母读为舌尖后塞擦音的韵母的发展和普通话基本一致,而读为舌尖前塞擦音的韵母的演变根据等呼和韵摄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音韵学研究》是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音韵学的诞生。但古音字类表存在的一些讹夺等现象尚未引起前修时贤的关注。现参照《康熙字典》、《广韵》等辞书,分类列举古音字类表的疏漏现象,并以声母表和韵母表中韵字对应的情况稍加说明。  相似文献   
19.
梁辉 《辅导员》2013,(22):57-57
<正>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六年级汉语拼音复习课,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汉语拼音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似乎有些陌生了。虽然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它,但并不是轻车熟路,做有关汉语拼音的题目时学生时有出错。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基于以上精神,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上课伊始,我故意设悬念:"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你知道你的姓氏里藏着什  相似文献   
20.
一 多年以来,广州方言调查都认为,广州方言共有53个韵母.1997年,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提出,广州方言还有3个"没有字音,出现频率又比较少","用来表示象声词或形容词后缀以及外来词等音节"的韵母,分别是[εt、εm、εp][1].1999年,笔者撰文提出,广州方言除了上述56个韵母外,还有一个未被正式记录的专用于音译外来词的韵母[e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