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362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37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毛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28-132,136
血的意象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具有非凡意义,铭记着时代风雨中民族的命运与生命的历程;余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该文试图从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切入,分析其意象模式及内在律动,揭示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探讨血的意象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日语动词[あける]的认知视角,以期证明[あける]所具有的多项意义并不是该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来源于人们容器图式的认知联想。日语动词「あける」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和容器图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和容器图式有联系的多义范畴。另外,由于容器范畴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所以[あける]表达的语义边界也不是固定的、明确的,而是变化的、具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103.
古典诗词中常出现一些乐曲名称,如"折杨柳"、"梅花落"等,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且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时,就一定要注意这些乐曲并把握寓意。  相似文献   
104.
思维活动的意象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文章系统考察了意象性思维的起源、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指出,中国传统的意象性思维方式与当今信息时代有高度的相融性。对意象性思维的创造性转化,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生活质量,又可以增进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词人往往会把情感心绪、意态与形象融合为一个表象,这便形成了特定的意象。而“草”意象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草”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所表达出的隐喻义及其生成的渊源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6.
美术和音乐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美。“音乐是流动的画,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之美的本质是和谐,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等构成音乐美的意象,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和谐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音乐形象。而绘画亦是把前述的种种因素构成绘画美的意象,化作阴阳浓淡的韵律,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象。两者综合可形成“听着音乐画音乐”的快乐想像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07.
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的庞德,其诗作受中国诗歌意象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意象简洁凝练,通过极少的语词表达无穷的意境。本文从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入手,通过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对比来介绍庞德意象诗学的特点,以及庞德诗中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8.
在诗词中,语符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指称事物、构建意象是语言在诗词中的主要功能。而意象的选择、组合的形式在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语符的选择组合和对意象的润饰作用,直接制约着意象表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9.
意象与文化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分析比较《夜雨寄北》一诗的几首英译文本中意象处理,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同一意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要再现原文的精神与内涵。  相似文献   
110.
黄庭坚的诗歌风貌,论者常以新奇拗峭概之。然而全面考察黄庭坚一生的创作道路,不难发现,他对诗艺的追求,除了新奇拗峭的一面,还有自然简放的一面。而自然简放的艺术追求,主要体现在后期创作中,本文就山谷晚期诗歌创作的自然简放的艺术追求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