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156篇
科学研究   328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95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4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武  周飞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45-146
CT临床扫描诊断中,针对低位梗阻病例,进行总胆管梗阻部位轴向矢状面和冠状面薄层多向扫描重建,使患者梗阻病变部位呈现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从而,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避免因误诊导致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82.
中小学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所以我们说,教师即课程。只有教师在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等方面的革新,才能更好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在学校文化重建中,教师文化范式的重建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探讨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文化的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3.
古蜀雒城,胜地广汉,位居"天府之国"腹心,素有"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称,并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享誉海内.其境内的"三星堆"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两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教育基础设施遭受重创.面对满目疮痍,意志坚强的广汉教育人没有消沉和退缩,于第一时间迎难而上,一手抓校园恢复重建,一手抓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84.
"省委‘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我们已经基本实现!2011年的9月,我们南中这只凤凰,就要真正‘涅槃'了!"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从刘茂银眼镜下炯炯的眼神中,我们读到了满满的信心,更读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85.
论高校德育实体的放逐与过程的拯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的精神培育及大学人的人格完满需要出发,对当前中国高校伦理道德的生命性状进行实体追问与过程探讨,还原文明史和现卖生活中所创造并长期共生的“伦理”、“道德”,并基于道德的哲学本性和大学的使命而提出建立中国精神的高校德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86.
荣辱观包含"荣"和"辱"两部分."荣"与"辱"从根本上说是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萌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属于"人心的世界",前者是朝向内心世界的约束机制,后者是朝向外在现实的激励力量.以荣辱观为观照,可以为当下大学校园道德秩序乱象反思与重建提供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7.
社会变革都会产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道德观念与新道德观念之间产生了冲突,道德信仰危机日益涌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还未完全成熟,更易受到其中的冲击。当代中国的道德信仰问题不是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的形成及产生等原因,需要从社会角度入手分析。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重建道德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应该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道德教育、健全法制建设等途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88.
当下中国教育创新话语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因素。从内部机制上看,教育创新话语的对象、主体和形式是在当前中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中形成的,受到了教育体系内部权力结构的支配。从外部因素上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促进了教育创新话语的生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教育创新话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为突破象征主义和“伪创新”的困境,实践者需要明确认识教育创新的目的,平衡话语主体的权力关系,并按照“育人”的复杂逻辑言说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89.
让我们先从字面上解读一下学生这个词。何谓学?作为名词的学,指学业、学问、学识;作为动词的学,指学习和体悟。何谓生?首先是生疏、陌生、不熟悉;其次是生命、生存、生活;第三是生长、产生和创造。因此,作为一般解释,首先,学生是指学业、学问、学识生疏的人;其次,学生还要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体悟生命;第三,学生就是要学会生产,学会创造。我们不去评说这一解读的合理性与否,因为今天社会急剧变化,知识更新速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paper, a nove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level set method and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multiphase flow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ystem. The curvature-driven noise reduction method is insert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iteration procedure of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 and convergence speed with limited projection data. By evolving the image as a set of iso-intensity contours after each updation, the sufficient number of iterations for acceptable results is reduced by 80%-90%, while the image quality is enhanced obviousl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image quality is given by using both relative image error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ant images can be utilized to detect flow regimes for monitoring industrial multiphase flow. Laboratory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Phantoms of four typical flow regimes can be reconstructed from few-view projection data efficient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age error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acceptable for the cases tes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