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4244篇
科学研究   38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22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运动热情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是当前很多高校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高等学校教师运动热情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运动热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在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关系与两难选择。本文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国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矛盾化解与消除之道,为高校有效进行教师绩效考核、促进教师个人绩效提升与学校事业发展双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3.
刘一鸥 《大观周刊》2011,(20):149-149
本文论述了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对策主要在于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知识与能力水平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方法。  相似文献   
24.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高校教师的道德理想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本文总结了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现状;研究了增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以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对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以H高校为例,探究H高校学生对高校教师形象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学生对高校教师形象评价存在差异性。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倡导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目前,教师党员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身份意识淡化、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等制约党员作用发挥的因素,为此,应采取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7.
28.
选取河南省515名高校教师对其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在性别、工作类型、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龄、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重点关注教龄在6-10年的、中高级职称的、未婚的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29.
一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以前的高职高师,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使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局面,为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低,中小学生源紧缩,出现师范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和期望。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现着师范性,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无情的现实是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尽管通  相似文献   
30.
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各大高校的应聘人员之多、学历之高与录取率之低,都令社会瞩目。前些年聘任的辅导员还在调整之中,新一代高学历的辅导员伴随着高校体制变革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带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