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康茨坦茨困境讨论方法是道德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它把案例教学的方法应用于道德教育中,实现了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的完美结合。本文对康茨坦茨困境讨论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旨在为我们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道德能力以及为创新学校的道德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2.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及现场调研,获悉,当前红色体育缺乏文化自觉。按照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和黑格尔形式逻辑法,探求了红色体育生成途径,明晰了红色体育的上位概念,阐明了红色文化之"道"与现代化之"器"间关系。最后揭示了红色体育的内涵、外延及其当代价值,回答了红色体育"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3.
欧阳修提出的"诗词分工论"影响了其词的创作特色.欧词的创作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讴歌人性人情;注重审美价值;具有通俗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这三点都鲜明体现了其词体特征,奠定了有宋一代词风,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4.
当代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出发,论述当代大学生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大学生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可行性,探讨实施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步骤。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5.
科学童话的编辑思考——《带翅膀的科学童话》编辑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受读者欢迎的科学童话的成功推出,在编辑工作上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选择合适的作者,进行充分沟通;二是选题独特新鲜,内容丰富有趣;三是结构新颖合理,形式活泼生动;四是认真审稿加工,确保编校质量。本文结合《带翅膀的科学童话》一书的编辑实践,对以上四点进行系统论证。  相似文献   
156.
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虽然作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种重要制度确立下来,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低效率的现象。通过调查,以湖北省QD村的道路维修作为案例,分析在经济理性约束下,“一事一议”供给乡村公共产品失效的原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于诸如一个子这样小范围内、受益感较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是有效率的。反思“一事一议”供给乡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7.
针对中小学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常规教学仪器管理方法、实验教学仪器的防护措施的研讨。  相似文献   
158.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教育类型,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根据我院财会专业教学的实践,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专业能力考核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9.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其作者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相比较可以见出:首先,《孔子诗论》论诗具有明显的“重情”或“主情”色彩,它所说的“情”与“诗言志”的“志”是一致的,并与“礼”相统一;其次,它对《诗经》诸篇的境界和审美过程的分析是划分层级的,而由对上博简内容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孔子诗论》的作者应是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子羔)。  相似文献   
160.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有效教学的需求,这就客观地要求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效。讨论已经成为教学组织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讨论的作用与意义,初步分析了有效课堂讨论的结构,分析了各组成要素的角色功能并提出有效课堂讨论的设计方法,希望藉此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