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448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50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甘青藏区,是藏族和中原、北方草原地区交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中央王朝对该区治理十分重视。明朝,为防止蒙藏联合,在甘青藏区建立了军事卫所并实行土流参治的行政设置。这一政策,不仅加强了中央对甘青藏区的控制,亦促进了甘青藏区的发展及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72.
唐末五代,王审知及其子孙统治福建近半个世纪。本从王闽政权所实行的职官制度的角度将其统治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职官制度进行探讨。第一个时期自公元898年至908年王审知继王潮任唐威武军节度使统治福建,政治身份是唐朝的地方节度使,其属官完全依照唐制,受唐王朝任命。第二个时期自公元909年至925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福州升为大都督府,王审知便以闽王的身份统治福建,虽然自命职官,但向中原王朝称藩臣,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定期纳贡,是称雄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原动乱的情况下,王闽政权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福建的经济化迅速发展。第三个时期自公元926年至945年,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物皆如天子之制。尔后王氏兄弟子孙为争夺帝位,日寻干戈,相互残杀,内乱不止,政治腐败,势力日削。他们所实行的职官制度完全是独立的国家之制,自称国王,下置宰相百官,终于导致王闽政权的灭亡。王闽政权各个时期实行的不同的职官制度与其治乱兴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3.
国王财政自理原则是英国基本赋税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它是议会约束国王征税的重要依据.一些学者依据都铎王朝中后期税收方面出现的某些变化,提出此时国王已经突破国王财政自理原则限制的观点.本文则借助大量事实和数据,在定量地分析了这个时期议会税收入和战争支出的基础上,证明都铎国王仍然遵守着国王财政自理原则.  相似文献   
74.
清代戏剧家李十三的"十大本",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其中有"大团圆"的审美民俗、三寸金莲的畸形审美民俗、男女互赠定情信物的民俗、节日民俗、结拜民俗等等。研究探讨这些民俗,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李十三"十大本"的内涵,又可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5.
地缘政治学是观察社会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一种视角,其理论构建对于思考民族边疆问题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明王朝与播州杨氏土司间的政治博弈,在明王朝的控驭下,从双方互利合作到失衡、对抗最终爆发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明朝铲除了杨氏在黔北七百余年的统治。探讨明王朝与黔北杨氏土司的关系及其变化的基本历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总结明代治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6.
通过唐代河东地区的葡萄及葡萄酒食用的考证,阐明唐代河东地区是当时全国葡萄及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具有特别的葡萄酒生产及饮用风俗,体现当时河东地区葡萄及葡萄酒饮食文化多民族融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7.
西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儒学的推崇为陶塑明器的兴盛创造了前提条件,厚葬之风的兴起是西汉陶塑明器兴盛的主要推动力量。西汉陶塑明器艺术作品是古代艺术苑囿中的璀璨瑰宝,是西汉思想文化的鲜明的反映。在这些艺术品中,充分体现出西汉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的装饰表现风格。在图案的表达手法上,有着鲜明的剪影法的特征。西汉陶塑的艺术成就,在于表现各种物象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简练,装饰性很强,凸显出西汉乐观积极的人生理念和希冀人神同在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78.
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与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在西周的学校教育中,尊老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学校是养老的地点之一,学校的师资主要由老年人担任,学校还是尊老教育的场所。在学校中进行尊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9.
党怀英是金代书法史上篆书的领军人物,但目前存世作品寥寥,本文试从文献记载中整理出党氏书法的基本面貌,以便对其艺术成就乃至金代书体发展中篆书的承传做出判断,在肯定党怀英的创造性的同时,对于金代篆书给予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0.
明清之际,汀州地区的儒学教育屡遭兵焚而受到严重破坏,以清初王廷抡为代表的地方官员采取各种举措振兴儒学,使汀州落后的文化面貌得到改变,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这个事例说明,教育发展与儒家思想传播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