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背越式跳高助跑最后两步的技术动作对跳高起跳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跳高运动员试跳中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是两种极限高度。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最后两步助跑技术进行研究,并参照国际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助跑速度过低、失败高度倒1步步长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52.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训练中,由于跳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动作,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和训练背跃式跳高技术过程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提出纠正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有效改进技术,提高学生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53.
为克服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教学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将表象训练引入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教学中表象训练的设计过程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4.
现代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探索了弧线助跑技术的特点 ,并就如何提高助跑速度提出几点看法 ,旨在为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点设置俯角斜板这一改革了的练习手段,证明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高“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56.
对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动生物力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出发,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经对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实地测量获得有关数据,应用到“加点控制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教学实验”中。研究结果:该方法能使助跑曲线更趋合理,产生更佳的起跳效果,能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弧线助跑的实效性。经实践与理论分析,选取助跑曲线π/4、S(|AB|/|OA|)处为控制点,不仅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且也符合个体的生理特征,又便于实地操作。从实践中的各项指标看,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7.
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在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进行辅助教学,明显地帮助学生建立了完整的正确动作,迅速掌握技术,显著提高训练成绩。  相似文献   
58.
根据背越式跳高的特点 ,采用了全面身体素质结合专项技术、心理的训练方法 ,并在大型的跳高比赛中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了有效的调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和垂直速度的提早改变和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过程 ,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随之加速上升和增大 ,加快助跑速度有利于提高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60.
针对在实际电子电路设计中,时常会碰到不同触发器之间逻辑功能转换问题,介绍两种转换方法,代数法和图表法.实例证明,这两种转换方法均准确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