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中国的哲学史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哲学史概念研究已有 80余年的历史 ,其间经历了从 2 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自发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自觉阶段 ,以及新时期以来的理性化阶段。在自发阶段 ,资产阶级学者的研究成果突出 ,它包括哲学史定义、类型以及哲学史与历史、哲学的关系的研究 ;在自觉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概念开始确定但受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影响较大 ,而且受左倾路线干扰 ;在理性化阶段 ,列宁的哲学史定义流行 ,但哲学史定义和哲学史类型的划分方法呈现多样化 ,哲学史概念的研究日趋理性化  相似文献   
82.
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思想是在探索中发展的.它的失误,或许可以称之为良好的道德动机与实施手段上的简单化,其思想根源在于一定程度的理想的教条.而其成功则是由于在实践中遵循了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相反,理论结合现实使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这是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3.
列宁在临终前口授、由秘书记录的几篇文章和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都是主要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而展开的,都蕴含着他们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可称为他们生平论述的压卷之作。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4.
列宁和俄共(布)执政后就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在进行土地革命时。提出“大多数人的意志永远是必须执行的,违背这种意志就等于背叛革命”;在国内战争中必须同中农结盟时,提出“只有我们改进和改善了中农生活的经济条件,中农……才会站到我们方面来”;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他们还提出,“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者.……要借助所有觉悟的工人和农民收拾这种敌人”,从而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85.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为后人留下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等八篇书信和文章,它们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出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十月革命后,列宁针对苏俄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追求特权等腐败现象,为确保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从改善队伍、严刑峻法、健全制度三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腐败的一系列措施。筑起了反腐的三道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质量,让人不思贪;对于那些胆大妄为,贪赃枉法,置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腐败分子从重惩处,施以严刑,使人想贪而不敢贪;健全各种工作监督制度,更好地防止腐败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能很快地识别和消除,使人想贪而不能贪。  相似文献   
87.
胡嫔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152-153,161
列宁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书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及其性质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虽然具有公有制的形式,但是农民经济天然具有小商品经济的私有化倾向,而这一特色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主干农民经济,应该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公共的大经济,公共的大经济的内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向性。再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实现途径问题上,应该以"农民划分"理论为指导,前期由政府对农村区域内的产业、行业以及农民劳动力专业化分工等的规划、布局和引导起主导性作用,后期则主要由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准则履行职责。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一种赶超型经济,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强化政府与农民的方向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8.
乌兰夫是我国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的民族思想,内容丰富、蕴意深刻。在乌兰夫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列宁的民族理论对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乌兰夫是学习和运用列宁民族理论分析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典范。  相似文献   
89.
章通过对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晚年提出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思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表明列宁晚年与邓小平晚年的经济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两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90.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官僚主义盛行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不久,就受到官僚主义的侵袭。列宁及时发现了官僚主义在国家机关和党的队伍中的蔓延,及时向全党发出了警告并与官僚主义进行斗争。列宁的斗争对抑制官僚主义起到了作用,但没能最终清除官僚主义,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官僚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