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汪康年和梁启超在《时务报》共事期间逐渐交恶的事件为分析对象,从传播研究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汪、梁在此时期各自一厢情愿的设定想象双方关系;由分歧产生迥异的想象,在迥异的解释框架下,分歧不断产生而且逐层升级,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33.
科场蹭蹬的凌濛初对封建科举制的不合理性有较深刻的认识。“两拍”中,他很同情那些怀才不遇之人,特别赞颂了那些有才之土和识才者。他主张“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要求朝廷广开门路,选择各方面人才。这种人才观在明末黑暗社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4.
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解读的本土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新闻自由观、报刊功能观、受众观方面。这种本土化解读与梁启超的调和主义中西文化观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分不开。  相似文献   
35.
谭家健 《职大学报》2015,(1):1-11,120
日本最早的骈文是圣德太子所著《道后温泉碑文》,这是今存日本的第一篇汉文游记,亦即最早的纯汉文学作品。刀利康嗣《释奠文》是现今能见到的日本最古老的祭孔文,同时也是儒学东传史上的重要文献。淡海三船《怀风藻》的序文叙述日本汉文学发展简史,是很有价值的重要文献,也是成熟的骈体论说文。  相似文献   
3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极其伟大的成功者。他的九个子女,在其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之下,皆学有所成,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且创造出"一门三院士"的惊人奇迹。梁启超重视家风传承,关爱子女,做他们的榜样和表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教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导他们的学业和成长,他的家教之道,很值得人们认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7.
本文商榷了《荀子》杨倞注中的"绝""暴""振""挈""伐""安""锋""称""道""属""墐""辨"十二个词的意义,以期更深入推进《荀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龙山杏坛集》是梁光华教授创作的第二部诗集,体现了作者多方面的才情,展现了作者的精神风貌、胸襟怀抱和学者风范。在艺术上,《龙山杏坛集》亦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生动地描绘,体式多样,各体皆备,具有格高调远、豪迈飘逸、乐观向上、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9.
在梁代诗坛上,梁武帝萧衍贡献卓著,为后世文史论家称道。他以自己的创作为表率,推动了梁代诗歌创作的兴盛。他还以帝王之尊广交文人学士,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他大力提倡诗歌创作,诗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他已将诗才作为"取士"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这些举措对当时诗歌创作的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对当时的文士聚会和诗文世家的创作也有正面的影响。他要求文士们讲究诗歌创作的声韵、用典等技巧及艺术形式,对提高诗歌形制的正面意义不可忽视,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0.
安尊华 《安顺学院学报》2011,(5):107-109,119
清末民初佛教出现全面复兴的景象,引起学者对佛经的研究兴趣。梁启超是兼治佛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研究佛经目录,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佛经目录有历史观念发达、辨别真伪严格、审慎、搜采遗逸甚勤和分类复杂完备等五个优点;佛经目录引导佛经的编纂和新目录体例的产生,引起学人对佛经史料的注意。这些思想犹如一盏明灯,引领后学研究佛经并开出硕果,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