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3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中药对长期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基是造成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应用中药干预了解其对自由基代谢的有利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大鼠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紊乱,体重显著降低;中药干预显著提高运动大鼠的体重,并且显著提高大鼠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稳定了自由基代谢平衡,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2.
运动状态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运动性疲劳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细胞凋亡的研究,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为促进恢复,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游泳训练后血淋巴细胞Ca2+浓度12d、18d组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淋巴细胞18d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其次是6d组,P<0.01.6d、12d 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18d组SOD活性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训练组MDA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12d组最高,18d组下降,各训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a2+浓度升高是细胞发生凋亡的诱因, SOD/MDA比值变化可能是决定细胞发生凋亡还是坏死的关键,细胞凋亡是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3.
运动性疲劳与细胞凋亡时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有雷同之处,通过对疲劳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肝、肌细胞Ca2+浓度及DNA倍体分析,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后肌、肝细胞中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FCM检测肌、肝细胞实验组均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疲劳时肌、肝组织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各组织SOD活性12 d组显著下降P<0.01,MDA数量12 d组非常显著升高P<0.01;研究认为: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增多、SOD与MDA比值变化是决定细胞凋亡或坏死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与运动性疲劳同步发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均会导致疲劳.  相似文献   
134.
1,6-二磷酸果糖对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空白运动组和服药运动组;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1,6-二磷酸果糖(FDP)后,有氧耐力明显提高,45min游泳运动后,红细胞膜Na^ -K^ -ATPase的活性明显上升,血浆丙二醛(MDA)及血乳酸浓度增幅明显下降,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5.
补充抗氧化剂对力竭运动大鼠脑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讨力竭性运动以及抗氧化剂营养干预对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对抗氧化剂干预和运动对照组大鼠进行的游泳力竭游泳运动实验,测定各组大鼠大脑和小脑组织中的MDA、SOD及GSH-Px活性.结果表明:力竭组大鼠大脑中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小脑中GSH-Px活性下降;补充抗氧化剂组大鼠大脑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力竭组;小脑中GSH-Px活性显著高于力竭组,其它指标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力竭性运动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MDA变化不明显;补充抗氧化剂可以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抗氧化能力情况。对北京市男子手球青年队进行模拟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后,观察机体T-AOC及MD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住低练组(Hi-Lo)总抗氧化水平高峰期出现在第1周,持续时间较短;而血清丙二醛高峰期出现在急性暴露10h及第1、2周,持续时间长,第3周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高练低住组(Lo-Hi)总抗水平高峰期出现在低氧训练第12个单元,出现时间相对较晚;而血清丙二醛高峰期出现在低氧训练第1、5个单元,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然后有下降的趋势。提示机体总抗水平的变化在间歇性低氧暴露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血清丙二醛对低氧暴露反应所需时间很短,二者在机体抗氧化系统中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7.
INTRODUCTIONSuppose{Xn,n1}isasequenceofinde-pendentandidenticallydistributedrandomvari-ableswithcommoncontinuousdistributionfunc-tionFX(x).DefineMn(X)=max(X1,X2,,Xn).WeconsiderthenondegeneratedlimitdistributionofPr{Mn(X)anx bn}whereanandbnaresomenormalizingconstants{}()limPr()XnnnnGxMXxab=?.Fori.i.d.randomvariablesX,FisherandTippettfoundin1928thatlimitdistributionsexistandthatthereareonlythreetypesofdistributions,theso-calledExtremeValueDistributionsandthatGX(x)iseitherofthefol…  相似文献   
138.
探索腐植酸钾浸种对提高作物生长的抗盐性及其在作物生长化学调控中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0、300、400、500/xg/mL)的腐植酸钾浸种玉米,研究了在100mmol/LNaCl的盐胁迫环境下,三叶期玉米幼苗叶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对照相比,浸种玉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但无显著差异;浸种玉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在4013·雌/mL时达极显著水平,在500μg/mL时达显著水平;浸种玉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高,在300、400μg/mL时分别达显著水平,在500μg/mL时达极显著水平;浸种玉米的丙二醛含量降低,在300—500μg/mL范围内达显著水平。腐植酸钾浸种玉米,可减轻玉米在盐胁迫下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玉米抗盐性。  相似文献   
139.
等渗胁迫下NaCl和PEG对小麦幼苗伤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渗的NaC l和PEG处理三叶期小麦幼苗,3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引起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大幅度上升,叶片渗透势降低.NaC l处理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等渗的PEG处理却引起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相比较而言,在等渗胁迫下,NaC l引起的伤害大于PEG引起的伤害,说明盐胁迫除了引起渗透胁迫外,离子胁迫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保鲜剂延缓非洲菊切花衰老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洲菊花切花采后花序的可溶性蛋白质在初期(3d内)略有升高,后期下降;可溶性糖则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瓶插过程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不断上升,细胞膜透性不断加大,含糖保鲜剂可提高花序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延缓蛋白质的降解和保护细胞膜透性,从而延长了切花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