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00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族古歌具有特殊的分节结构和押韵形式,唱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交织回环、富于节奏的和谐的音乐美感。反映出水族先民对宇宙和自然奥秘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具有古典、朴素、想象奇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92.
语言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联邦政府层面没有强制性的语言政策,但州政府在移民语言和民族语言的传递历程中极力维护英语的强势地位,对其他语言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作为美国学校语言教育重要内容的外语课程和双语课程发展不是很顺利,正面临严峻挑战,但家庭语言教育则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征。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启示包括: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保护和开发民族语言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93.
“旭早”是以水族歌谣为基础,采用寓言、传说、故事的表述方式,应用“双歌”的音调叙唱,以民俗为载体的民间说唱艺术。其流传特征主要是在群众聚会的礼俗场合演唱,由一人主唱,众人帮和。参与聚会的人既是听众也是帮唱者,且演唱必有醪酒助兴,既自娱也娱人,是水族社会民间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4.
本文阐述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意义和作用、现状与问题,考察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媒介素养教育,是大众传媒时代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高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尤为迫切的问题。本文对新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及思想特点,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
对侗族特色饭店产品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探讨,并针对怀化地区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延伸产品三个方面提出了侗族特色饭店产品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7.
余华  林妙花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72-76,88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分析福安市区域人地关系特征,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述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人地关系原因,提出福安市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以期为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使畲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民族中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特点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汉语识字与写字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9.
在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还包括旅游者等相关主客体。如何正确并恰当地处理这些旅游参与者的关系,均衡其利益,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的全面和谐发展便成为本文关注的对象。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与其他主要参与者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畲族研究是我国东南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畲族教育史研究是畲族研究中的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畲族古代社会教育研究更是鲜有涉足者。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畲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指出社会教育是古代畲族教育的主要方式。其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对于畲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