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现代农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培养优秀的现代农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现代农业人才需求与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纪超 《情报科学》1999,17(1):50-61,66
合并办学.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走出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全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可靠保障,笔者就我校合并办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
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南北文化却呈现合流的趋势,这种趋势实际上是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互相吸取养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东魏至北齐、西魏至北周年间入北的南朝文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学者论南北文学的融合,往往重入北南人对北朝文学的改造,而轻北朝社会对他们的改造,因此观点不够全面。其实南人在将南方文风带到北朝的同时,也接受了北朝社会潜移默化的改造,正是在这样的相互改造过程中南北文学逐步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84.
Students taking a class together belong to a group where members typically develop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each other by engaging in mutual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hrough shared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Some have argued that the lack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 precludes such processes and prevent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f social work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When online students were asked what they liked most and least about their classes, one‐third of the responses referred to ideas that reflected interactions among students and with faculty. These comments were evaluated in the context of Shulman's (1999 Shulman, L. 1999. The skills of helping individuals, families, groups and communities, Itasca, IL: Peacock.  [Google Scholar]) processes of mutual aid. This exploratory study suggests that despite a lack of face‐to‐face contact, mutual aid is relevant to online students and could be used to strategically enhance the delivery of course content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and facilitate a sense of connection amo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85.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无论是站在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来说,信用体系建设都势在必行。从微观方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困扰是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通过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中小(微)企业难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研究以湖南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例,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生物产业基地目前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和建设架构。  相似文献   
86.
实验研究了常温常压条件下,给定浓度的墨水溶液在竖直方向上、在不同密度的盐溶液中的扩散情况.研究发现:(1)盐溶液密度较小时,墨水的扩散速率随着盐溶液液柱的下降呈现增加的趋势,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墨水溶液的扩散速率与盐溶液液柱的深度不存在相关关系.(2)在相同的温度下,墨水溶液的平均扩散速率随盐溶液密度的增加呈现指数下降规律;不同温度下,规律趋势相同.说明液体扩散质在扩散过程中受到溶液中微粒的阻碍作用力与溶液的密度成增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7.
在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呈现出主体二元性,交互主体双方建构出了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在“主体一主体”的交往模式中,学习者以对话的形式相互体验,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在启发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启发而实现自我启发,即相互启发原理。其认知过程是:“原型激活一新异类比一打破思维定势”。这一原理直接指导着共同体的实践,如本文中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对学习共同体内认知机制的探究,对于教育教学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89.
本着"体""用"结合的理念,提出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理论上互释、实践中互构的观点,以期消除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概念上的模糊与分歧,促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在完善社会救助模式的同时,并推动公民社会权各权项的协调。这种互释、互构不仅使社会救助有效地发挥其保障公民社会权的作用,还促成公民社会权对社会救助的导航和标引,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参与实践教学的企业缺乏积极性。高校只有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校企合作的框架内,构建权利义务对等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部分,才能提高企业对实践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高校、企业、政府、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助于构建起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从而实现高校实践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