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舞狮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狮运动发展不尽相同,其文化内涵和寓意也有所差异.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对鄂渝地区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舞狮的宗教寓意及历史文化加以研究,土家族丧葬活动中的舞狮旨在为孝家祈福、"送"亡者"顺利"归西并希冀亡魂安息.  相似文献   
122.
瑶族民歌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来自于对旅行书写的继承和发扬。不断迁徙的生活经历是瑶族民歌的题材来源,而在文本化过程中,民歌又糅合了叙事和抒情、综合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来突出其艺术特征,并在诗歌与唱词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方式。民歌主题既有对瑶族族源的探究,也有对劳动和生活场景的描摹,还有对旅行书写的伤感流露。  相似文献   
123.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村为个案,对畲族武术进行调查分析.寻绎了金斗洋畲族武术的源起;阐释了金斗洋畲族武医合一的现象;挖掘了其独树一帜的练功方法;弘扬其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4.
在中国仅有的三种自源文字即汉文、彝文、东巴文中彝语支民族文字就占了两种。这些文字都起源于图画文字。东巴文和彝文对中国文字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彝语支民族还有属于表音体系的哥巴文、古白文。  相似文献   
125.
红石岩崖画彝文配图,图绘“怪异人”、“半人半兽人”、“标准人”形象,对应彝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化生生人、感生生人、性生生人神话思维.崖画折射出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游牧经济生活,又与今天开远高寒山区彝族活形态的人类起源神话链接,形成一条源远流长的人类起源神话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126.
葫芦笙,彝语称“布若”、“昂”,是彝族传统吹奏乐器,以葫芦为笙斗故名.两姚彝族传统的低音葫芦笙大多是民间艺人自制自用,一般为五管或六管,制作工具简陋,工艺简单,材料就地取材,音域较窄.近年来,一些彝族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彝族葫芦笙进行改良,采用健盘乐为葫芦笙定音定调,创制了高8度和低8度相配的C调或B调的7管“子母笙”,虽然使葫芦笙发生了“变异”,但应是对彝族葫芦笙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127.
安履泰(阶平)是黔西北近代比较重要的彝族诗人。但因其英年早逝,资料缺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对安履泰生卒年及其死因展开探讨,并对其遗诗进行辑评,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8.
《世本·居篇》之说“契居蕃”,“蕃”为何地?历来众说纷纭,争论千年。然从文献、考古、金石文字众多方面考证,蕃,即是番吾,位于滹沱河南岸,在今黄壁庄水库之中。汉代蒲吾县,战国番吾城,乃商民族始祖聚居地。契之子昭明居砥石,乃泯水流域,在今元氏、高邑、临城。契之母简狄,乃有娥氏之女。新乐、无极出土过刻有“女戎”字样的商代青铜器。更为重要的是元氏西庄村出土的刻有“隹戎’’进攻柢国铭文的青铜簋,为进一步确证商民族起源滹沱河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29.
族际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关系的深层次问题,是研究和考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会东县彝汉民族关系的演进中,彝汉通婚数量的增长及其思想观念的变迁,体现了彝汉民族关系的变化。本文以族际通婚为视角,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调查方法,梳理会东县彝汉民族关系的演进情况,分析彝族、汉族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彝汉通婚现象等,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彝汉通婚及民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0.
文章首先从古代崖画、青铜器及纸本画等文物上分析百越族群原始服饰形象,接着用文献资料阐述百越族群以傣族为代表的服饰流变情况,最后探析其传统服饰的历史承袭。在传统服饰的传承中,折射了民族原始古朴的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