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3984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525篇
综合类   40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通过新旧单词对比、同义词反义词对比、构词法等教会中专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以扩大词汇量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通过与词的搭配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扩大语汇,学会理解英语词的词义并掌握其用法,这是中专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认为云南瑶族传统游耕经济体系中的刀耕火种农业、狩猎业、手工业和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及传统村社政治制度寨老制和丛会,都受到了以道教信仰为核心的瑶传道教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73.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许慎《说文解字》中与审美范畴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饮食审美意识、人体审美意识两大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审美意识。考察结论:中国先民审美意识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和谐性。  相似文献   
74.
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传承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个奇迹,它一直吸引着各领域研究者的目光,中外专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很有见解的分析,大体主要有三种观点:地理环境、人口规模、文明程度,这三种观点对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作了卓有成效的论述。但我认为都未触及到本质,中华文明连续传承是根植于黄土地上的信仰———祖先崇拜。下面我就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与祖先崇拜的关系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75.
刘泽江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33-34,67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更多的则是从悲剧性的视角去审视和表现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作家用他的世界观对人类进行了人道主义的审视、评价与批判,潜藏着作家对自然、人类、社会诸种关系的深沉忧患和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6.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77.
站在人类精神角度 ,将《圣经》置放于希伯来———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 ,引伸出放逐与拯救的形而上意义 ,以及这种意义对人生此在的超越性慰藉。  相似文献   
78.
为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和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德育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学生现在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并注重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9.
海德格尔重提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与日常生活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切入了日常生活的内在困境,即常人的生存状态。海德格尔对常人的形成和特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理性虚妄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由于他的运思方式带来神秘主义的特色,因而不可能解决西方社会面临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8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时代。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美育的价值和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意义也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