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泽江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33-34,67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更多的则是从悲剧性的视角去审视和表现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作家用他的世界观对人类进行了人道主义的审视、评价与批判,潜藏着作家对自然、人类、社会诸种关系的深沉忧患和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文学理论发展面临的危机,指出改变这种状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正视理论研究的现状,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弱化宏大叙事,强化问题意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公平对待中西文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中,王国维发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潜在体系,通过"意境论"对古代文论进行阐释并使之系统化;宗白华则是中国美学潜在体系的发掘者,通过"意境论"激活了一系列古老的理论范畴。他们首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先河,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提高大学生写作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入手,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编写应遵循的规律,指出了现行教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唐宋词中的优秀之作大都将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对唐宋词进行鉴赏与研究时 ,应善于从审美观照的角度 ,将词人所表达的情感、艺术表现手法与词作所体现出的深刻人生哲理及人生意蕴融合在一起 ,更深一层地理解和把握唐宋词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框架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江 《大学时代》2006,(3):24-25,10
新闻是由新闻工作者构建的符号真实,这一观点由来已久。早期传统新闻学领域中的“守门人”模式,即曾假说新闻的产生过程乃是透过新闻组织与个人的多层管制与选择。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不断筛选与过滤信息,以协助公众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社会用字方面出现的繁体化倾向及其成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点意见:一、既要尊重对象,又要尊重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二、现行简体字的规范地位不能动摇;三、加强管理,规范社会用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