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20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Abstract

Our aim is to describe open-ended case studies for learning 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relate this approach to conventional, closed-ended decision case studies. Teaching methods are open-ended cases in agroecology,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trategies that lead students through prepar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d discussions to determine an outcome already known to the instructor. Our method promotes a culture of curiosity. Multiple evaluation criteria show how this learning strateg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practice in researching, envisioning and designing potential scenarios for clients in the field. In agroecology case studie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are co-learners in a discovery process that includes gathering information from key clients, interviewing major stakeholders, and buil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context of the local farming and food systems. Two agroecology courses in Norway, a field course in the US Midwest, and an experimental course in Sweden and Vietnam illustrate this learning strategy. Student evaluations of learning have been highly positive, and skills and methods from course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ir thesis projects and professional careers.

Pract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students are well prepared for an uncertain,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and dynamic future, have the capacity to develop alternative future scenarios, and have practiced methods to evaluate options based on productio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riteria and impacts. This innovative strategy is offered as a complement or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decision case studies and evaluated as an approach to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adult learners.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精英人才的内涵、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及国外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经验等四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实践的现状,探索了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
基础日语作为日语综合技能的关键课程,其实践性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各项基本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文化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合理的练习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即时应用能力;通过培养问题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4.
社会性建构理论倡导和支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脉络之中实现知识的流动、生产和创生,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建构学习共同体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微群是随着Web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社群,具有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交流的时效性与临场感等特征,可以多渠道地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便捷地将海量碎片信息重组并提供良好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软件功能移植。河南师范大学以"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课程内容为主题,通过13周、三轮行动研究法,进行基于微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实践,发现利用微群进行学习,能发挥教师主导和学习者主体作用,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个人协作学习、自我管理、问题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在成人教育中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教学实训或课程实验将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已搭设的远程开放实验平台开展土建专业建筑施工课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研究,并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在成人教育中进一步拓展远程虚拟仿真实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3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7.
罗予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69-370
基于岗位需求,以"够用、适用"为应用语文建设的原则,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语文,开发适用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流程,提高应用语文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试图在一个较大的可包容的空间内,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横向的视点游移性,来探求两住文化英雄——孔子和鲁迅的异同。通过对他们人生经历、处世态度、革新思想、毕生追求等方面的对比,来揭示他们对自身及民族命运的自觉.他们主动担当起重建文化秩序的重任,努力寻找着一条文化的超越之路,昭示出历史不同时代的最大机遇。  相似文献   
59.
在分析高职管理课程特点与总结长期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提出坚持能力导向、项目驱动的原则,以模拟管理为主体,以团队自我控制为主导,构建以能力训练单元为基础的三级实训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0.
接受关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达到鼎盛。这一理论的出现实现了文学批评从“作家中心”、“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变。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为什么人和文艺怎样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念就体现了接受关学的思想。回顾这一文艺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