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1248篇
科学研究   580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7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51.
图书馆局域网的扩容——谈无线网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无线网接入的基本方式。并根据图书馆局域网现状,提出了无线网在图书馆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2.
俄罗斯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信息机构之一,在执行政府公共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进入图书馆的两条途径,原由以及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3.
论文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收费状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费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科学解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55.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小燕 《图书馆杂志》2005,24(8):30-32,47
本文对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原则以及几种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并尝试创建了一套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6.
公共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的分析研究,揭示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7.
论文结合仪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县(市)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应该严把选址关,注重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强调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58.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文化产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指出公共图书馆不能市场化,但它将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9.
权利与道德--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阐释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文章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的剖析,概括了公共图书馆的历史精神——公共、公开、公享;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的分析,认为应该从4个方面去理解民众的图书馆权利,即: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社会价值、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并总结了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60.
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已成为影响学术信息交流与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科技政策、科技支撑环境发展战略和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大批科学家、科研机构和许多国家的科学管理与科研资助机构,都积极地推动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他们或者制定开放获取政策、要求或鼓励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或者支持开放出版期刊,或者建立机构开放存储库、支持本机构科研成果开放获取。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科学界希望能够促进科研成果不受限制地广泛传播和自由获取、以及促进科研成果通过公共机制长期可靠保存和利用,以保障科技知识资产的国家保护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