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55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从领导教育的角度看,它是一部领导教育的巨著。柏拉图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教育与选拔以及领导教育的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教育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设立了以工农检察部为主体 ,包括军事检察所、政治保卫局检察科、审判机关内设检察人员在内的苏维埃检察机构 ,设置了检察机关管辖和指导的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讯员等群众性组织。具有检举权、调查权、建议权、公诉权、抗诉权和检察权等职能 ,初步形成了富有中央苏区特色的检察制度。这套以党和政府的专门检察机构为主体 ,专门工作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检审分立与审检合一相结合的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理论上积极倡导,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扬移风易俗的意义,主张剪辫易服,废除跪拜,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婚姻自由,并组织风俗改良团体,制定法令,发表演说等。二、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并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的习俗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主义的内容出发 ,结合邹容的《革命军》 ,探讨了邹容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及其特色 ,并评价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杜隐园观剧记》是一部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地方戏曲的珍贵的日记体史料。日记记载的戏目、剧种、班社、戏俗等的数量和种类,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这个时期温州戏曲的繁荣。在这个整体繁荣的背景下,受乱弹班冲击的昆班和高腔班在困难的境况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官府禁戏、戏价低廉、伶人地位卑下等现象也体现了艺人艰难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7.
留学归晋人员为民国时期山西工业的迅速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1.以所学专长为山西工业建设提供支持 ;2 .成为各工业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他们之所以能有这些贡献 ,其原因在于 :1.山西省的经济建设纲领为留学归晋人员施展抱负提供了机会。 2 .酬以勋位遂其福民之志 ,加以优赏解其生活之忧 ,使留学归晋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知识分子较以往更多地投身实业。其对实业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宣传、抵制国际经济侵略、挽回利权;和封建守旧势力作斗争,力图摆脱封建束缚;重视科技与管理,注重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重视人才,注重培养人才;注重民族工商业间的相互扶持;等等。  相似文献   
19.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国初年四育并提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制定,体现了推翻帝制后教育观念由臣民向公民的现代转变,而其形成过程,更是当时教育思想纷争讨论的一个侧影。探讨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嬗变问题,不仅可以深化对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方志研究的专家都认为,1937年出版的由黄炎培主纂的《川沙县志》首先在民国方志中使用了"概述"的概念,而新编地方志的"概述"体例就是借鉴黄氏的局部"概述"理论而发展和完善的。其实,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探讨。早于黄氏方志17年,即1920年由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出版的日文版《中国省别全志》不仅在每个省志中都设有专门的总论即概述编,而且在有关章节目中也设有概述及无题小序,对方志概述在志书中的运用作过系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省志系列的第十七卷《山西省志》即为可靠例证,应该说,日文版民国方志最早使用了"概述"的概念,民国方志的"概述"体例也是由日本方志界探索和创造的,目前所有权威著述中关于"概述"篇设立是新编地方志的重要发明创造的说法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