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55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民国时期,浙江武术发展成果显著。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对民国期刊中关于浙江的武术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民国期刊中的浙江武术文献内容丰富、非常清晰,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浙江武术的发展状况,体现了较高的历史文化、学术资料价值和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民国期刊关于浙江武术的文献记录了民国时期浙江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丰富了民国体育史研究的内容;对今天武术的推广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2.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出于其国内国际政治需要,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工程、开办合资公司及开展双边贸易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客观上帮助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布局也日趋合理。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中苏同盟的基础实际上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10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耕织结合的传统经济模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由于地方偏僻,遵义蚕桑业兴起较晚。清乾隆年间引进的蚕桑业,得益于地方官员的大力倡导以及当地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在此后一百多年问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到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因各种社会主客观方面的不利因素,遵义的桑蚕业走向了衰落。探讨遵义桑蚕业的兴衰史,有助于挖掘黔北悠久的桑蚕文化,对于当前重振遵义蚕桑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民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对湘潭的经济与文化造成了重大影响,已于明清时成为当地传统的槟榔食俗虽几经波折,但并未中断,随着后来社会的安定,更是发展成为庞大的商业系统。简述了民国时期湘潭槟榔的变迁过程,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讨论近代潭城战乱下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5.
李敏修堪称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绅士群体中的标志性人物,河南地区的最后一位理学家。他的妇女观包括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乐于助人、谨守孝道及诗书脱俗等。总体上说,李敏修的妇女观是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在此认识基础之上,他对民国时期的现实状况多有不满,并认为这与学校教育有关。李敏修对传统的固陋以及民国的欧化都有歧见,他主张循序渐进,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渐进式的发展观,然长期以来不为学界所认同,乃革命史范式的制约所致。总而论之,李敏修的妇女观介乎于激越与落伍之间,具有过渡性及一定的包容性,其中所蕴涵的精髓,如崇尚优秀传统道德等,对当今社会进化具有相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民国时期教育部先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幼儿教师教育的制度化得到了发展;正式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出现、新教育思潮的不断深入、壬戌学制的推行,保证并推动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爱国教育家的大量涌现,乡村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教育开始了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7.
雷雁林  姚远 《编辑学报》2010,22(5):395-396
以《地学杂志》为例,探究清末民初科技期刊的注册过程以及在注册中获得的优惠条件,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清末民初科技期刊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8.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9.
1911年至1949年,近四十年成都的历史,政治混乱,军阀混战,日本轰炸充斥其间。按理,此间成都经济应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但事实上民国时的成都,除了临近解放的很短时间,其经济却总体繁荣。因此,民国时期成都市民的饮食生活,继承清季以来嗜食传统,总体趋于奢靡,促成了民国时期成都餐饮业与整个时局迥异的繁荣景象。研究这个时期成都餐饮业的情况,是一个未曾有人涉及并很有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统一了我国法院审理涉外代理案件法律适用的标准。由于我国司法实践匮乏,加之实体法对代理及涉外代理概念界定模糊不清甚至前后矛盾,导致我国法院在审理涉外代理案件适用法律方面出现困顿甚至司法惰怠。为保证涉外代理法律制度有效准确实施,我国有必要借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代理法律适用公约》中有关条款的规定,以出台单行法或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界定涉外代理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以突破因立法缺陷导致的司法困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