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60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针对"9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过于现实、职场情商低、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特点,建议酒店转变用人理念,将实习生真正视为专业潜在人才来培养,将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结合起来,并因地制宜地处理实习生关心的"轮岗"等问题,以切实提升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同时建议学校引进"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5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烟台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烟台市55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SCL-90各项因子得分至少有一项超过3分的大学生共70人。烟台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结论:烟台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四年级,男女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3.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影 《体育科研》2004,25(1):50-52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症状较突出。  相似文献   
54.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较全面地分析和揭示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参与体育动机主要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9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出现较大的反差,在体育锻炼中显示出频度低,缺乏组织等特点;“90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式主要以物质型与参与型为主。最后从培养体育意识、充分利用资源和拓宽经费来源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当下,"90后"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流,其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日渐突显种种问题,如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功利色彩浓厚、官本位意识、工作缺乏创新、学习情况不佳、盲目跟风等。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家庭的影响,又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自2008年,"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他们的成长背景与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身上独特的特征,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应从"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出发,以"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在强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同时,辅之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从多重教育主体角度入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形成新质教育合力,致力于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7.
随着高校新生逐渐变成更加个性化的"90后",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快速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90后"大学新生入学后普遍呈现出的对于高校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课余时间利用、与同学相处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并综合了对相关问题进行引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任有勋  邢杰  翟庆峰 《科教文汇》2012,(17):176-177,183
目的: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找到除经济因素外,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潍坊医学院1-4年级贫困生300名和普通生300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量表,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性格、生源地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找到除经济因素外的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结果:贫困生和普通生各因子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生源地(外省和本省)的贫困生间各因子分无统计学意义,低年级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较高年级贫困生高,内向贫困生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外向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间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低年级贫困生较高年级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更加敏感,内向的学生更易患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9.
张彪 《科教文汇》2012,(19):32-32,38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与创新意识,是摆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0.
魏倩倩 《科教文汇》2012,(35):196-197
大学生的就业观对其就业具有导向作用,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就业观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