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广大藏区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保存有丰富的文献典籍,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所。在新时期如何使佛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寺院图书馆为藏区公共文化服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历史观的同时,也科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重读此文,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科学涵义的阐述,阐明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从六个方面说明保持共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4.
文章旨在纪念《汉语语法学史》出版二十周年。《汉语语法学史》结合汉语实际,从史的角度,对汉语语法学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构筑汉语语法学史的理论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汉语语法学史的开创性著作。  相似文献   
95.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3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在北宋"尊杜""崇杜"特定文化背景下,诗坛盟主苏轼于"学杜"中,自觉结合自身坎坷的人生际遇,进一步发展了王安石尊崇杜甫人格价值的观点,注重对杜甫道德伦理价值重新进行改写、型塑和阐释,致使生前寂寞不彰的杜甫诗名在北宋日趋提升,并最终由诗人而史家、由史家而忠臣、由忠臣而圣哲,这一"圣化"的过程终于在南宋得以完成。随着杜甫"诗圣"地位的确立,他的诗便为宋诗创作、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参照和标准,成为宋代诗人追慕、仿效之典范。他们学"杜"而变"杜",最终形成足以与"唐音"比肩、独具一代特色之"宋调"。这也就是苏轼刻意"圣化"杜甫之意义。  相似文献   
97.
“光”是同语言、知识、人类的文明和人的存在本身密不可分的。为了对“光”的隐喻实质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探讨“光”在英汉语中隐喻义的异同及其隐喻认知理据,进一步揭示“光”所蕴含的人类心智体验及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8.
再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大职业教育思想。今天,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
论6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传媒性质认识的不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新闻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对这三个时期新闻报道方式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事实与意义的关系,是中国新闻报道方式变化中的核心命题。中国传媒新闻报道方式60年来的变化,基本围绕着调适报道中事实与意义展开。  相似文献   
100.
A classical experiment on the tasting of tea is used to show that many standard methods of analysis of the resulting data are unsatisfactory. A similar experiment with wine is used to show how a more sensible method may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