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43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91.
在宋代,和买是法定的政府采购方式,不是科配。科买是法定的政府征购方式,是科配。科配有合法科配与违法科配之别。合法科配以科买为主要形式,是指发生在官民之间强制的,同时又是等价的特殊交易行为。违法科配是指官府在同民间进行交易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种违法行为,它同时具备强制摊派和非法盘剥的双重特点。和买原是官民之间的自愿等价交易,但由于诸种复杂因素的促使,官府在进行和买的过程中经常实施强制摊派和盘剥,使得和买在事实上演化为非法科配。  相似文献   
992.
《南宋文范简编》是具有良好学术背景、立意高远的经典文献,是《南宋文范》的精华本。它的编选者们独具慧眼,从《南宋文范》中精选出优秀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当时就起到了方便读者快速掌握南宋学术脉络的作用,今天《南宋文范简编》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南宋文范》的阶梯,对研究南宋文学和南宋学术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书院从唐朝发端到清末改制的一千二百多年之间,虽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但相比较而言,南宋时期的书院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处于鼎盛阶段。尤其是经过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理学大师及地方官员的卓越运作,使书院得以步人制度化发展阶段,包括书院建筑规制、职事设置、教学管理、藏书、经费、祭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为封建社会后期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宋代法律在由中央到地方的颁布过程中,大体可分由中央官府到地方官府、地方官府到民间两个步骤。在官府之间,有雕印、手抄、雕印与手抄同时并行三种方式;而从地方官府到民间,则主要有宣读于民、粉壁晓示与张贴文榜、刻碑石等形式。这些方式形态各异,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宋代法律得以顺利下达,为地方司法及百姓习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995.
宋廷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颁布一系列法令来约束和惩戒市舶官员的不法行为。无论是兼领市舶的知州真德秀和转运使王丝、还是担任专职市舶的楼王寿,凭借个人的努力,规范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而贪污腐败的官员虽在海外贸易中大获其利,但也难逃政府的制裁。政府对市舶官员的约束和惩戒,促进了市舶司职能的完善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市舶使的主动调适,使市舶司管理制度与海外贸易实际发展状况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996.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代表作《自我之歌》中完全背离英语诗学传统,创作了全新的自由诗体,而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意识、审美艺术和情感特征都具有明显的未来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诗词史中,宋代写"愁"的内容颇多,其表达"愁"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998.
从唐宋婚恋传奇到后世的戏曲改编,叙事视角发生着巨变。唐宋传奇将史传的全知叙事继承了下来,并出于对曲折情节的追求使用限知视角叙事。戏曲通过扮演和代言,将叙述者的主要功能转嫁到人物身上,以人物的限知视角展开叙事,而“反限知”叙事的运用和人物相互之间的视角叠加又对限知视角进行消解,从而使观众处于全知视角上。叙事视角转变的原因是接受者对两者审美需求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9.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岳飞用兵谋略的真实写照。他一生指挥的著名战役就有几十次。他的用兵谋略至少体现在七大方面,对他的用兵谋略加以概括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岳飞,了解那个特殊的时代,也有助于我们汲取其智慧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00.
与晋唐田园诗相比,宋代田园诗的取象更注重丰富性、实用性和学术性。宋代诗人将乡间的飞潜动植统摄笔端,反映出他们强烈的创新精神,即敢于突破前人樊篱,以俗为雅,大胆开拓审美疆域;宋代田园诗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家禽、家畜和农作物的格外关注,则与两宋务实的审美风尚密切相关;而选取学术色彩较浓的自然物象入诗,是和宋代学术风气渐浓、诗人的学养日益深厚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