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6篇
教育   990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01.
以故事转述为路径来探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现实性,研究发现:1.故事转述中“要求-不要求”、“提醒-不要求”、“不要求-不提醒”组口语表现有显著差异;“提醒-不提醒”、“要求-提醒”、“要求-不提醒”组学生的表现没有差别;2.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可以提高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学生对于老师跟常用的“诱导法”、“重复法”反应更敏感;3.教师的“诱导法”有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2.
教育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教师们也未敢偷懒。好教师共有的一种特质是他们有一种把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教师如何树立专业自我意识,才能实现自身专业价值?通过明确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常问"我是谁"、为教师提供交流机会和充分利用文化影响四个方面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自我。  相似文献   
103.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当前青年教师业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主力军,尤其是新型大学,要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施青年教师“校本培养”,主动求变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提升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内涵武发展要求、加强实践应用以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目的,最终形成青年教师成长、本科人才教育与新型大学自身进步三方受益的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A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情意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感受到的压力也较大;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意识较强,但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接受应用能力培训和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方面较为欠缺;青年教师自主学习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偏一般等问题。鉴于此,建议通过塑造教师发展文化、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和注重青年教师的自主学习等措施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完善他们的德性,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要制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要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6.
教师读书会是美国“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形式之一,它契合了当代更突出教师主体地位、更重视教师互动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观。美国中小学的教师读书会通常包括三项共同要素,其运作也遵循较为固定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7.
Assessment tasks require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knowledge-related goals for various audiences, and therefore provide an authentic context to observe teachers’ epistemic cognition in practice. In this instrumental case study, we investigated seven, fifth grade English Language Arts teachers’ epistemic cognition as they evaluated students’ classroom assessments. Ou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nents of epistemic cognition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emerged in these teachers’ assessment processes. Moreover, we found evidence that teachers’ epistemic cognition was iterative and nuanced, and required shifts in aims and reliable processes. This resulted in teachers forming new kinds of “epistemic matters” and questions beyond those ideas noted in existing models of epistemic cognition.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university teachers’ beliefs about classroom writing assessment are congruent with their self-perceived practices in 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 (EFL) contexts, and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belief-practice inconsistencies. Drawing on data from a survey of 136 Chinese university EFL writing teachers and ten teacher interviews, results showed a degree of belief-practice alignment regarding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fL) practices that make learning explicit, but belief-practice discrepancies were more salient. AfL practices that empower student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in writing assessment were perceived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assessment of learning practices; however, the reverse was found in teachers’ practice. Impacts of micro-level factors including assessment training, teaching experience, student attributes, meso-level school factors, and macro-level assessment culture are discussed, and implications are drawn.  相似文献   
109.
21世纪人类将告别以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本文试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论述了对高师院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特定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合作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是积极的相互依赖、积极互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自我评价;而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则是青年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及网上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