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词心和审美心理两个角度解读《石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心路历程。就词心而言,《石林词》表现出明显的功业思想、落寞况味、厚谊重情和特殊人物崇尚;就审美心理而言,《石林词》则渗透出浓郁的崇大、尚气、醉吟、庄禅意趣等倾向。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初,公民教育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公民教育思想编撰、渗透进教科书,叶圣陶就是其中的一位,《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亲自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母语教科书。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公民,《开明国语课本》通过公民形象的塑造,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公共生活教育,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平等公民关系,使公民教育既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和传统伦理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明国语课本》成为母语教科书进行本土公民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63.
叶澜老师"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为中国教育勾勒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就班级日常生活而论,班级集体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班级日常生活找到切入点,分为策划与综合创生、践行与动态生成、反思重建三个阶段,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班级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4.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65.
中国古诗的英文译文常常被认为是依赖性文本,其存在依赖于诗歌本身,因此对于古诗英文翻译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实诗歌翻译是不可缺少的,它的交际目是将诗歌本身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国家读者。本文旨在通过对唐诗《静夜思》的不同英文译本采取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分析,希望对认知翻译界面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66.
背负"谋反"罪名被南朝宋文帝杀害的杰出史学家范晔身上迷雾重重,<宋书>本传对他的形象有所歪曲,清代一批学者为他鸣冤叫屈,但他们都未能真正认识、理解范晔.其实,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含蓄、曲折而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志向与情怀,结合他的另一首<狱中诗>,我们可以深入其内心,探寻他一生的心路历程,认识他进取的一生,富于追求的一生,从而真正理解他的进取精神与反潮流精神.  相似文献   
67.
李叔同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高尚的人格和真诚的性格助他与许多友人建立起君子之交。他的友人中有几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受到李叔同人格力量的感染,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李叔同,让他从生活走进了文学,使得经文学提炼出的李叔同形象更加感人而又平实。  相似文献   
68.
凝聚叶锦30余年艾青研究心血和激情的学术专著姊妹本《还艾青一个清白——艾青研究史料考证》和《艾青年谱长编》,通过大量鲜为人知、忠实可靠、意义非凡的"一手"资料,拓展了艾青研究的新视野,更新了艾青研究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格局,叶锦因此赢得中国研究艾青生平第一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69.
叶德辉其人不足道,但其学却有可取.其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叶德辉的一些主要校勘思想和校勘方法及对我国校勘学的贡献,特别是他的三大校勘之法,即"死校"法、"活校"法和"避讳"法,在我国校勘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70.
全面叙述版本目录学家崔建英的学术思想。介绍崔建英先生对前人版本学及版本著录进行了认真的检验,在参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审校工作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过程中,对版本的鉴定与著录和从群体视野审订版本方面颇多建树,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古籍版本志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