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3474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27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 0 0年的中国电视屏幕是一个竞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 ,以区域、级别划分的电视格局正在解体 ,新的电视制作力量正在兴起。制播分离大背景下的民间电视制作力量兴起 ,省级地方台开始探索特色经营与集团合作之路 ,中央电视台以频道专业化与节目大众化加快了自身调整 ,海外电视也参与了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国电视的 2 0 0 0年结束在多元格局的整合里  相似文献   
92.
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 ,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在认识的途径上 ,提出可分“见闻”和“思虑”两阶段 ,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反对“见闻”和“思虑”之外 ,别有所谓“德性之知”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知行兼举” ,强调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当然 ,其认识论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93.
中苏从50年代短暂的“蜜月时期”到50年代末关系急剧恶化主要是中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领导者个人之间的矛盾三种因素造成的。然而,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分裂的这三种因素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即使双方有矛盾,也不应该恶化到反目成仇的地步,以至给中国带来如此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94.
由于二人所处时代的文化冲突不同,王船山与曾国藩的处世抉择不同,生命风貌各异。其中,王船山强烈的“夏夷之辨”、曾国藩的经世致用分别成为各自生命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
张震  江林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5):66-68,88
家族企业的繁衍,在东西方各有其伦理动因,分属不同的文化。其伦理动因在家族企业的存在、发展之中,无论是作用的范围还是作用的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在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现代价值的探讨中,涉及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之比较就在所难免。不能以“叛离家庭”(或“以家为本”)与否,作为衡量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差异的唯一标准和作为是否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的判别标准。以“家为本位”特征的作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繁衍主要伦理动因的儒家家族主义,并不一定就不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而只具有否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陈伟星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64-66,1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译者应当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不仅要熟悉两种语言,更应该熟悉两种文化,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全文旨在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和比较,说明文化差异与词义的理解及对译文的制约,探讨文化差异与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在沈、汤论争中,沈碌力倡“音律说”、“本色论”,这对扭转明中期以来的不良创作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后期戏曲创作对音乐美、形式美追求的时代特色。但沈臻的理论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上对明后期吴江派的戏曲创作及作品品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了作品的“曲意”、“意趣”,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机趣、神似、真色等问题,对明后期临川派作家的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为了适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需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也不是只重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结论并重的阶段,它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科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是教育和发展学生的第一要素,是实现教育效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的基础和手段,是教师智慧与德行的融合,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提高教师德行与个性修养、对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关注、确立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等,是提高教师对学生理解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
A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It reveal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es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some reason, however, a rather low level of communication is maintained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urther,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gain differently from such limited interaction with their university teachers. Translated from Higher Education, 2005,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