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39篇
科学研究   95篇
体育   413篇
综合类   20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衰老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是延缓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本通过老年人每天习练太极拳,观察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血液粘度的影响。实验选择城镇老年妇女(55—56岁)16人,随机分为运动组(10人)和对照组(6人)。运动组受试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正常日常活动,不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受试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下降,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减重训练期膳食能量对运动员血液生化、体成份及肌肉力量等指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监控运动训练。方法:以8名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分3个阶段,即正常训练期、慢减体重期和快降体重期,主要测试膳食热能摄取、血液生化和最大握力等指标。结果:运动员在快降期热能摄取显著低于慢减体重期,且体脂百分比也有显著下降(P〈0.05);与慢减期相比,运动员在快降期皮质醇和血尿素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血清睾酮以及最大握力无明显差异;每千克体重能量摄取与血尿素有显著负相关性(r=-0.77),而与清CK和最大握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限制能量摄取仍是减重的主要手段之一,减少能量的摄取易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强,且对该类项目的训练监控需考虑热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93.
心理渐进放松法是为了缓解精神紧张与焦虑而设计的精神放松方法。基于身体与精神活动存在紧密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本研究将心理渐进放松法运用于力量训练后的肌肉放松。以某高校12名男生为被试,经随机分组,以训练后的肌肉酸痛4级评价法和血乳酸测试为主要指标监测法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心理渐进放松法对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对训练后血乳酸的恢复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训练方式对篮球运动员血清酶和尿素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名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3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5.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防治血脂异常,进而防治冠心病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运动疗法作为防治血脂异常的安全有效的手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综述了经常性运动与血脂异常的防治、运动训练对血脂异常的防治以及运动防治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
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胆固醇逆向转运被认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关键蛋白质,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对其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与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当今一热点,将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病理机制和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力量训练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煦  陈佩杰  魏勇 《体育科学》2006,26(2):70-7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力量训练对血压影响的文献,以期进一步阐明力量训练与对血压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探讨力量训练降低血压的机理和利用力量训练采降低血压的可能性,以期能更好地发挥力量训练在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中日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10名世居高原(2260米)的中国竞走运动员和10名居平原(10m)的日本竞走运动员在多巴(2366米),作4周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高原与平原相比,观察到有益的代偿性改变。如运动后的恢复心率(1分至1分10秒)下降加快(13次/分降至105次/分);在负荷心率相近条件下,步速加快(3.61m/s增至3.80m/s),无氧阈速度加快(中方,3.01增至3.22;日方,2.78增至3.30m/s);左室功能有改善(SV:日男由85.4→98.1ml;C1:中男由3.10→3.28L/m~2·min);乳酸—速度曲线右移(日男由7.2→5.4mM,中男由6.2→5.6mM);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改善(女子:BE,—4.7→0.2mM;HCO_3,18.6→25.2mM);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MVV:中方,108.6→113.5L/min,日方,139.8→146.6L/min)。高原训练后,下平原比赛,中日各有8名队员提高了本人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控制跆拳道训练强度的方法。方法:在跆拳道无氧耐力专项练习中,分别使用心率表与练习后即刻心率进行负荷监控,测试心率(HR)、血乳酸(BLA)做对比分析。结果:心率表控制组HR≥90%HRmax的高强度练习时间、BLA>即刻心率控制组,且BLA保持在12 mmol/L左右。结论:在跆拳道专项训练中,用心率表心率区下限响闹功能控制负荷强度是比监控运动后即刻10 s颈动脉脉搏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与比赛后血乳酸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拳击比赛和教学实战的血乳酸情况,以我国备战世锦赛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和教学实战后检测血乳酸浓度,其结果显示拳击比赛的强度较大,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能力要求高;运动员对于教学实战的重视程度以及比赛强度没有达到比赛的要求,教学实战的训练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大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耐酸能力训练方法及教学实战的质量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