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5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13420篇
科学研究   1119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1358篇
综合类   89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8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1878篇
  2013年   2192篇
  2012年   2437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归理性的写作风格,由衷地歌颂社会进步和英雄人物,理性地剖析批判社会问题,沉静深入地挖掘历史是其发展的三大特点。在社会全面转型的九十年代,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是不应被轻易否定的。  相似文献   
102.
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中度弱智者适应性语言的需求,上海市部分辅读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以及中、重度弱智儿童家长与亲友共计339人参与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对于中度以上弱智者未来的适应性语言需求有着不同的期望。总体而言,教师的期望高于家长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现有背漂舒适度差、阻力大、易上滑的缺点,意在改良和设计一款新型背漂--鳍翼。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运用流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新型背漂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与现有背漂相比,新型背漂舒适度良好。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背漂相比,新型背漂出现系带滑落的次数、背漂上滑距离明显较少(P<0.05),且在25 m蛙泳腿测试中,实验组佩戴新型背漂的25 m蛙泳腿游进速度比对照组佩戴原有背漂的游进速度快,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背漂比原有背漂的阻力小,结构更优化,有利于学员更快、更安全地学习游泳,也有利于提高教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运动的减肥原理,正确应用运动减肥的方法,有效预防、干预儿童单纯性肥胖,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害、诊断方法、表现特征、诱发原因,以及运动干预的原理和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欧氏空间向量内积的性质,对于文[1]中Kelly问题的Wolliam Kruskal猜想证明了m(d,d r)≥√d 3r,并给出了m(2,5)与m(2,6)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6.
全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继续教育后续跟踪机制的建立原则,探讨了继续教育后续跟踪机制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7.
This study presents a worked example of a stepped process to reliably estimate the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of a sample of young children. A total of 299 children (2.9 ± 0.6 years) were recruited. Outcome variables were daily minutes of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time,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oportional values of each variable. In total, 282 (94%) provided 3 h of accelerometer data on ≥1 day and were included in a 6-step process: Step-1: determine minimum wear-time; Step-2: process 7-day-data; Step-3: determine the inclusion of a weekend day; Step-4: examine day-to-day variability; Step-5: calculate single day intraclass correlation (ICC) (2,1); Step-6: calculate number of days required to reach reliability. Following the process the results were, Step-1: 6 h was estimated as minimum wear-time of a standard day. Step-2: 98 (32%) children had ≥6 h wear on 7 days. Step-3: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weekdays and weekend days (P ≥ 0.05). Step-4: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day-to-day variability (P ≥ 0.05). Step-5: single day ICC’s (2,1) ranged from 0.48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to 0.53 (proportion of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Step-6: to reach reliability (ICC = 0.7), 3 days were required for all outcomes. In conclusion following a 7 day wear protocol, ≥6 h on any 3 days was found to have acceptable reliability. The stepped-process offers researchers a method to derive sample-specific wear-time criterion.  相似文献   
108.
“健康儿童?健康社会”(HCSC)是在欧盟体育健康发展准则下,构建由家庭、学校、体育组织、地区政府等诸多部门组成的复合体系,通过降低BMI值减少超重,改善运动能力,进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主要通过对HCSC项目的历史发展进行论述,对HCSC的核心理念、组织构架、运作模式3方面进行剖析,并以中国实验学校为例,对实验干预前后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9.
李华燕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01-1004
中外女排比赛中接拦回球数量仍然较多,占扣球总数的14%左右,比赛中80%左右的拦回球落在3m线前区域。中国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好于日本女排、塞尔维亚女排和多米尼加女排,但与巴西女排、美国女排相比差距较大,同俄罗斯女排、意大利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相差不大。接拦回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有接拦回球队员反应跟不上造成无防守动作形成失误,其次是接拦回球队员防守意识不强未及时进入防守位置形成失误。中国女排应加强接拦回球跟进保护意识培养,努力提高各种倒地和单手垫球技术,从而提高接拦回球能力。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扣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是以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高度与速度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技战术打法;进攻战术的总体运用效果十分理想,与其他各国相比扣死率较高且失误率低;后排攻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在强攻和快攻方面与巴西、美国等欧美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对强攻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努力丰富年轻队员的大赛阅历以保证其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在面对欧美强队时应努力提高一传到位率,并加强进攻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使各种快变战术能够在比赛中得到有效发挥,并尽量避免自身进攻方式及手段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