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教育   4423篇
科学研究   93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40篇
综合类   32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夏布是清代江西省出口货物之大宗,被誉为江西第二大特产,其中尤以赣东宜黄、赣西万载加工的夏布最为精美。而棠阴又是宜黄夏布的主产地,以夏布漂白精美著称。从宋代到晚清,棠阴由一个家族村落发展为墟市再到夏布业中心市镇,发展水平超过当时的县城。以棠阴为中心,出现了一个连接晋豫沪闽诸省以及南关、朝鲜等地的海内外市场网络。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地方特色手工业的发展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但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诸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22.
在法国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中,教育立法和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督导和评估、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人事等行政职能在随着社会战略重点的转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而进行着变化和调整。通过系统的观点来探讨法国的教育行政职能转变,以对我国在教育均权化、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加强督导等方面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3.
从消费、碎片化、变迁三个关键词入手,提出了未来美国体育与传播研究的十个主题,即消费分层背景下的体育与体育节目、体育赛事之外的主要消费、多视角的体育事件中的身份研究、关注传播效果研究、对媒介"妖魔化"的再思考、保持体育媒介研究身份前提下的多学科研究、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决定什么是新方向、时间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关注被忽视的领域。报告认为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体育节目的观看行为、体育消费行为和媒介体育的传播效果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体育事件中的性别身份研究、球迷身份研究、种族、民族和国家主义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新技术、新媒介出现对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影响也将继续是美国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24.
对上市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时的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与规纳,可以更好地看出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真实动机,从而为投资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外关于审计师变更的原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生审计师变更时的特征作了数据分析,期望能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一点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925.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统计等方法,对近三届(2006、2008、2010年第八、九、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集体六人操前6名参赛队18套动作的队形变化数量、队形变化速度、队形变化类型的运用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世界健美操集体项目比赛中队形变化数量远远超过规则规定数量;队形变化速度有逐届加快趋势;队形变化类型主要以规则队形(直线形、斜线形、三角形)为主。  相似文献   
926.
地学信息图谱为城镇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信息谱系研究方法.该文选取四川绵阳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源,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7.
Technical change is one of many factors underpinning success in elite, fixation/diversification stage performers. Surprisingly, however, there is a dearth of research pertaining to this process or the most efficacious methods used to bring about such a change. In this paper we highlight the emergent processes, yet also the lack in mechanistic comprehension surrounding technical change, addressing issues within the motor control, sport psychology, coaching and choking literature. More importantly, we seek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se changes can be made more secure to competitive pressure, and how this can be embedded within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change. Following this review, we propose the Five-A Model based on successful coaching techniques, psychosocial concomitants, the avoidance of choking and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behaviour change. Specific mechanisms for each stage are discussed, with a focus on the use of holistic rhythm-based cues as a possible way of internalising changes. Finally, we suggest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to examine these five stages, to aid a mor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nt and delivery of such a programme within the applied setting.  相似文献   
928.
近50年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日数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73年、2005年和1978年前后发生突变.近50年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普遍存在着22~23年左右的主周期和7~8年左右的次周期.  相似文献   
929.
作为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本文研究了内罗毕市1988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情况.利用1988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以及2010年Landsat TM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混合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8年-2000年、2000年-2010年、1988年-2010年内罗毕土地覆盖空间变化数据,并分析了城市用地面积扩展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罗毕从1988年到2010年总共扩展了141.24km2,扩展面积为198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27倍,其中1988年到2000年扩展了60.03km2,2000年到2010年扩展了81.21km2.城市建成区所侵占的地类主要是荒草地和林地,城市建成区的扩展方向是以东西方向为主,并沿着主要交通路线的方向扩展.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便利的交通、地质地形、政府政策是内罗毕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30.
全球植被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碳储量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植被碳储量进行模拟并分析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全球植被动态模型模拟的全球植被碳储量,分析植被碳储量在1901年-2000年间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关系.将LPJ-DGVM (Lund-Potsdam-Jen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模型对植被碳储量的模拟结果与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其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后得出,该模型对植被碳储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对植被碳储量的模拟结果表明:全球过去100年的植被碳储量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0016kgC/(m2·a),通过分段线性回归方法得出植被碳储量时间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转折点,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植被碳储量具有下降趋势,线性斜率为-0.0014kgC/(m2·a),之后植被碳储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0055kgC/(m2·a),是整体增加率的3倍多,因此整体增加率显著低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植被碳储量的实际增加率.在空间栅格尺度上的分析表明,植被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在不同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变化趋势贡献不同,并与各地区植物生长所受的环境条件约束的状况有关.研究结论进一步说明LPJ能够较好的模拟植物生长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植被碳储量变化规律和特征,另外为了更好地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下一步需要对LPJ进行改进,增强其对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灌溉行为等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