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438篇
科学研究   436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31篇
综合类   57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1198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池莉在《口红》中,突破了对中性人物的小说书写,从女性意识出发,展示了以江晓歌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女性从对男性中心主义压迫的控拆,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肯定的意识觉醒过程,表现了处于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在艰难中拼死挣扎,自强不息,终于获得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99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科学的揭示。江泽民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体现了科学理论引导实践、社会意识特别是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全面的社会进步现,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等哲学思想。讲话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的阐述,坚持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观念形态之社会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建设公民道德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并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道义支撑和精神纽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对促进和谐社会的能动作用的同时,要优化建设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94.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治与道德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软”实力的调节。只有把这种“刀”与“菊”的各自优势相结合,才能建立一个既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又具“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96.
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中之一便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所处位置和建立的关系不同。质化研究者必须置身于研究情景中去接近、体验、理解 ,从而解释他人的行动及其建构的意义。马克思·韦伯、格尔顿、皮埃尔·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使教育研究者能够深入检讨与反思在质化研究中所建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白琳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120-122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文章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应该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士阶层的起源历来多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固然不错,但此问题有待深入探析。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士阶层起源远自西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之社会转型,只不过成为包括士阶层在内的社会阶层转化过程之加速剂。此外由于孔子所创新型社会教育体制中的思想转换因素,把士由旧式的社会政治仆役,塑造成新型社会文化守护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方面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这种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主体,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000.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要建立经济、政治、文化一体的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性发展的规律。人们对人性理论探索的目的就是运用人性发展规律去认识和管理社会,从而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试图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科学依据等方面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的人性本质、重要意义及其可操作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