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教育   16405篇
科学研究   238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55篇
综合类   1248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0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1725篇
  2013年   1452篇
  2012年   2204篇
  2011年   2259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354篇
  2008年   1647篇
  2007年   1841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1071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浙江省已于2014年启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管理体 系,对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探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简述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介绍开 展制度建设一年来浙江省工作特色与成效,并建议从以下4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浙江省科技报告工作:进一步实现与科研 项目管理的无缝衔接,推行科技报告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报告开放和共 享机制。  相似文献   
202.
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学科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科的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是与学科的知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有联系的非本质属性。基于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应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和学科组织的建设与改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3.
建筑风景绘画样式除了各种表现策略外,还有自身的文法范式及构成它自身的表意元素.学习和掌握建筑风景画,有利于提高建筑表现图画的专业表达能力;通过准确反映甚至强化建筑设计意图,增强对建筑、自然的了解,可为建筑设计积累专业素材和专业养分.在绘画表现中,真正掌握建筑风景画的文法范式,对提高建筑风景的审美品格与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4.
中国旅游地理已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的热门公共选修课程,本文仅就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课程建设等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5.
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全国迅速展开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是在长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我国行政管理框架下提出来的,使得新农村建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冷静思考的八个误区,以警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6.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基地,自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守土有责,进行卓绝奋斗;坚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选准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要求开发企业必须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的高效成本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08.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指专业的设置、调整及其管理。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基本建设。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是大学遵循教育规律之举,也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目前,由于我国现行的过于刚性的“显性模式”的专业建设体制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大学、市场三还没有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大学专业设置大同小异——重点大学无重点,地方大学无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一些大学重专业外延发展,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因此,分析借鉴美国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些长处,改变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是部门权力、单位利益,是主管部门“统、包、管”、大学“等、靠、要”的传统计划经济的专业观,树立专业建设是承担责任、是迎接挑战、是自负后果的市场经济的专业理念,改革现行单一的僵化的国家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建立“由点到面”、“抓大放小”、“国家一地方一大学”三级共建等多元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及其协同促动机制,将有助于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9.
道德自律和他律有着不同特点与功能。在我国当前官德建设中,我们既要重视以道德良心为基础的道德自律,又要不断加强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强化道德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唯此,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领导基础。  相似文献   
210.
在众多教师的观念中,科学知识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造成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教师教育研究相对滞后,教师缺乏对知识及课程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致使教师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霸权”、“知识霸权”的存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视野来看,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等特性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更新教师的科学知识观、使教师养成创新意识及能力,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