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教育   17256篇
科学研究   1052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1399篇
综合类   1576篇
文化理论   112篇
信息传播   10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1687篇
  2013年   1869篇
  2012年   2048篇
  2011年   2016篇
  2010年   1578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406篇
  2007年   1657篇
  2006年   1469篇
  2005年   1182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877篇
  2002年   722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荣蔚 《图书馆论坛》2006,26(6):358-361
文章择取唐代著名诗僧寒山、皎然、灵一、灵澈、无可、贯休度齐己等七家诗文别集,从著者生平、文学成就、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度版本流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2.
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新领域。本文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公共图书馆参与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为文化旅游服务的实践,重点提出了从十一个方面入手,依托旅游文化建设,挖掘内在潜力和优势,拓展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层次,以旅游文化品牌树立公共图书馆新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图书馆休闲文化"核"的建设及其人性关怀扩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图书馆的起源和发展与休闲的同源性,提出了图书馆休闲文化的"核"功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休闲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社会中会愈来愈得到发展,它不仅是权益,而且需要"物化",读者应去追求自己的休闲权益,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转变思想,以人为本,使人真正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生活之必须的文化交流舞台。  相似文献   
94.
湖北"共享工程"资源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思路、内容、建设目标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5.
电视的危机     
电视危机的到来无法避免,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任何新兴的媒体必然以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对旧有媒体形成冲击,互联网与电视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这点;一是当代电视所形成的文化品格,长期以来形成的电视的观念、电视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给电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相似文献   
96.
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 ,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 ,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 ,热衷科举 ,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 ,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 ,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科学解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98.
新世纪(2000~2004年)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五年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以下研究内容作了述评:图书馆学有无专门方法、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内涵以及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Despite our society'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electronic documentation, to-date archives remain, largely, material repositories of cultural memory. It is an accepted historical problematic, however, that culture is often resistant to material preservation. There exists an undeniable and profound tension between scholarly efforts to reconstruct history and interpre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he fragmentary, and often limited, material record. That is to say, scholarship is shaped by a sinuous negotiation around the historical silences that encompass all of material culture. Historical silences, however, can at times be marginalized (or at best excluded) by a sensitive configuration of material evidence with oral history.Excluding Archival Silences: Or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Absence uses a histor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specific example of oral history to engage in a more generalist discussion of how oral reflection, especially when shaped by material evidences, can be an especially effective tool for preserving the dynamics of culture that often remain undocumented.  相似文献   
100.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for Fact-Based Ques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s and can b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other domains. The goal of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is to accurately assign labels to questions based on expected answer type. Most approaches in the past have relied on matching questions against hand-crafted rules. However, rules require laborious effort to create and often suffer from being too specific. Statistical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vercome these issues by employ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We empirically show that a statistical approach is robust and achieves good performance on three diverse data sets with little or no hand tuning. Furthermore, we examine the role different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have on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semantic features tend to increase performance more than purely syntactic features. Finally, we analyze common causes of misclassification error and provide insight into ways they may be over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