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85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67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随着创客和STEAM教育的发展,机器人教育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但是机器人教学内容跨学科性不足,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结合STEAM跨学科教育的特点,针对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提出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研...  相似文献   
95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act and adolescents’ ow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act experiences and tested perspective-taking, intergroup anxiety, outgroup attitudes, and approach behavioral tendencies as potential mediators. A total of 325 7th and 8th Year Turkish student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in classrooms (Mage = 13.46, SD = 0.7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demonstrated that percieved negative parental contact was directly and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but not positive, adolescent contact, whereas parental positive contact had a direct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adolescent positive contact. We further found that perceived parental positive contact was related to higher perspective-taking and lower intergroup anxiety which promoted approach behavioral tendencies which was, in turn, related to more positive and less negative contact among adolescent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critical function of parent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act on the formation of adolescents’ contact behaviors.  相似文献   
953.
摘要:为了使学校武术教育更符合各级学校的具体实际和一般青少年的具体实际,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学校武术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特别是剖析了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研究认为:20世纪初将武术纳入学校教育的初衷是“拯救文化,进而拯救民族”,但在20世纪中叶发生了重大变革,即开展武术教育的着眼点由“铸就文化之脊,培育民族精神”转化为“锻炼身体,树立优美形象”,由此导致了诸多问题;21世纪初国家层面又要求武术教育回归“培育民族精神”的原点,为完成该任务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武术界先后出现了3种典型的改革思想,这3种思想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将3种改革思想进行整合,分别应用于武术专业教育领域和普通教育领域,可理顺关系,解决矛盾。未来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研究应该按照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2个方向,分别立足于传承发展独具特色的武术技术体系和培育“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