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70篇
科学研究   109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80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重庆市的高职单招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四年,文章从重庆市高职单招试点的原因、优势、现状入手,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目前重庆市单招笔试和面试的优缺点,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高职单招试点工作展开相关思考,进而提出推进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英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综合课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综合课、实践课,然而这门课的教学模式及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把交互式教学模式动态地应用到专业英语综合课的教学当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综合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3.
在社区警务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特定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警务理论知识与开展公安实践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发挥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社区警务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优化小组讨论形式,安排好讨论时间,做好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总结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探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与评价法。课堂教学法包括:传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对学生评价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教师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搞好课外学习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把课内学到的理论技能在课外得以巩固和消化,全面系统的把英语学好。  相似文献   
105.
网上教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能力甚至学校发展水平的直接呈现,又是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网上小组讨论探索实施过程,提出从观念、引导、平台及管理四个方面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上小组讨论,切实推动网上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6.
《红楼梦》校勘之难,一是参校本太多,有早期抄本10余种,摆印本及近数十年来出版的校勘注释本更是难以选择;二是重要的参校本多是几经过录的抄本,衍讹谬误比比皆是,略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新的错误。故每一个校勘者都应该谨遵追真求是的原则,杜绝或减少因自己的不慎而给原著带来不该发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7.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文科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对于高校文科学生来说,数学教育重在数学素质教育。因此探索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高等数学可以理解,并且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是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讨论式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式教学法是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常用的方式有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教学。得力的保障措施是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讨论式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清廷对台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其方略或剿或抚,摇摆不定,最终清廷以寓抚于剿的方式平定了台湾。如此。则在清廷平台前期作出巨大贡献但主张以寓剿于抚方式平台的万正色及其思想就变得好像一文不值了。然而,回顾并审视清廷平台过程与万正色平台思想的发展历程时.应对清廷的平台方略进行全面认识,对万正色的平台思想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0.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can influence the process and quality of knowledge build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twork structures and social knowledge building in an asynchronous writing environment through discussion forums in a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quality of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valuate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network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using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relations among participants during online discussion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s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 between network structures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Working on data extracted from a 6-week distance-learning experiment, we analyzed how 10 groups develop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networks when participants worked together on case re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hesion and centralization, an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cohesion index and the centralization index on social presence and cognitive presence in knowledge building. However, this must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s in which messages sent to all group members occupy the center. This underlines the need for reinforcing participations that are directed to the group as a whol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 the network contains both central and intermediate members. By contrast, we propos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nalysis techniques used is a good option for this type of study while recogniz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validating the instruments in terms of their own theoretical sup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