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76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孙戈兵  连玉君  胡培 《预测》2012,31(4):69-74,68
本文从企业非线性成长理论出发,在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对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营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因成长机会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为当低成长机会时,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性关系,而高成长机会时,两者表现为显著性正相关或多元化折价消失,为"多元化折价悖论"提供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技术多元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仅有少数研究探索了技术范围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技术范围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概念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面板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运营状况以及组织备用资源的角度实证分析技术范围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与组织备用资源显著地影响了技术范围选择,而企业运营状况因素中仅部分指标对其产生影响。技术范围选择由多种因素决定,实证结果提供了综合的指导,为企业选择“适合”的技术范围获得更多利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外语教学经验,通过对外语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提问技巧。文章中系统地分析了提问的种类、功能及其目的,并提出外语教学中提问的独特性能、方法及原则。  相似文献   
54.
改革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选题平台,采用多元化指导模式,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建设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5.
安徽太湖籍诗人朱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以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在维护诗的审美特性和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在创作中注意吸收古典诗词合理的艺术形式,精心创造形式完美的新格律诗;他主张借鉴外国各种诗体经验,努力实现新诗诗体多样化;他积极倡导现代叙事诗,并带头进行创作实践,在借用并改造传统题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探索现代叙事诗的结构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他为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推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报、电子报等无地域性地、广泛地传播,其发展速度之快,人们始料不及,使传统的报纸,受到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7.
要把青岛市的农业培育成具有强盛竞争力的综合产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创新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农业产业体系,包括农业产业体系向多层次演进、按照现代商业方式对农业产业进行运营,等等。  相似文献   
58.
安德森的历史社会学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论 ,阐述了西欧发展道路的唯一性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同时 ,这一理论体系也存在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59.
徐斌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120-121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我国素质教育创新理念的产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应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做到学习内容超前化、组织教学灵活化、教学形式信息化、教学指导适度化、协作关系多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其角色转换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
高职教育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课程改革建设为基础,建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核心专业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了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建设质量及效果,最终达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完善课程内涵建设的目的。同时,在坚持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的同时瞄准国际化方向,不断探索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