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734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在20世纪菲律宾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戏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菲律宾本土文化的灵魂与标杆,戏剧文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20世纪初菲律宾国内反殖民的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菲律宾民族的形成。而在20世纪70—80年代菲律宾反压迫的第一次“人民力量”①民族民主运动中,戏剧民族主义活动更加功不可没。菲律宾戏剧文化界,以戏言志,彰显抒发着菲律宾民族政治独立与文化自主的心声,成为一个世纪来菲律宾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象征,也揭示了其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52.
当代意识的崛起和强化必然引起文学艺术自身发生嬗变。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在表现手法上勇于探索、敢于借鉴、立足实验的精神即是这种当代性渗透的结果。新时期实验话剧的创作与演出中出现的荒诞的艺术手段,不仅丰富了实验话剧的表达空间和艺术表现,也有力地拓展了实验话剧的开放意识、生命意识、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3.
崔护故事首见于唐诗《题都城南庄》,后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将其本事衍为故事,宋代更是产生了关于崔护戏的杂剧雏形,至金元时期的崔护戏已经有了多个剧种。从崔护戏的缘起讲起,以不同时期崔护戏演变的不同剧本为例,通过具体作品版本的的变化来分析不同时期崔护戏的流变情况,这对崔护戏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4.
政治语篇中缓和型FTAs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语篇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缓和型FTAs是政治家们常用的语用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交际语境的四个构成因素——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对政治语篇中选择缓和型FTAs的语用策略的动机和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观分析,指出该选择是政治家极有意识地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是一种将文学研究的视角放在读者一极的文学理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作品《闲情偶寄》表现出明显的“观众本位”思想,对戏剧创作者提出了以观众的需要为创作前提、以观众的喜好为审美标准的全新要求,因为他明确认识到观众早已以主动接受的姿态为作家、作品建立了创作标准,作家、作品应当服从于这个标准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观众的认可。同时作家也要积极引导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能够在作者与观众间建立起良性循环。李渔所追求的“观众本位”或“观听成宜”,就是通过将接受理论与创作理论相结合的做法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6.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它在催生新剧的同时,也极力改编旧剧,使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根据明代康海所作杂剧《中山狼》改编的新剧,就很好地体现了戏曲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研究该剧新旧剧本的异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57.
花灯是一种流行于我国西南诸省的民间歌舞小戏。以往对于花灯功能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它的娱乐性和仪式性,田野调查发现,花灯的表演还具有传递族源记忆的功能。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村落,在汉化后,借助花灯中的戏剧妆扮来实现对族源记忆的传承。  相似文献   
58.
加缪之所以饮誉于世界文坛,是与其独特感受世界的方式描摹并刻画着"疏离"、"荒诞"、"反抗"、"自杀"、"自由"与"正义"为重大主题的戏剧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更需引起关注的是,他以高瞻远瞩的视域警醒地审视着当下人类现实的处境,强而有力地明示了己身存在意义所隐含的生命意识——"活得最好"与"活得最多",导出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潜、凝现着的种种生命精神与真实存在,势必给予人们可贵的生命思想以最新指引。  相似文献   
59.
作为一个特殊的戏剧类型,青楼剧有其独特的渊源、兴起和发展。其兴起不仅与元代社会市井都会的畸形繁荣有着密切关系,且与戏剧艺术的魅力紧密相联。它虽在元末走向式微,但其影响仍存,尤其在明清时期的戏剧里,依然可见其或显或隐的痕迹。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学202名新生进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学分制下大学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自我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应该紧紧抓住当今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全面、高效地开展大学新生自我教育,促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