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827篇
科学研究   12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7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以通用双转台五轴数控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转台五轴数控平台的X、Y、Z3个坐标轴的直线进给运动和A、C旋转轴的机械结构,坐标轴设置及五轴坐标变换关系,并推导出该类双转台五轴数控平台后置处理坐标转换计算公式和转角换算公式.通过编辑的五轴坐标变换程序得到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表明双转台五轴数控平台运动坐标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2.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企业从事网络系统运行维护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类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点到面开发实训基地,很好地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的展示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职业定位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3.
为了更加明晰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导作用,通过分析影响德国职业人才素质变化的成因,以及"双元制"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分析我国高职培养目标调整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目标要求,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业务培养要求等方面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徐琳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58-59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制约作用,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动物、颜色、数字、成语典故等不同的内涵意义.所以,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具备双语能力,更应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5.
吴丽仙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38-40,80
华裔美国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塑造的"边缘人",以双重视角表述的"新的中国",重建了华裔美国人的自身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寻求自我整合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66.
"武术短兵"要有"中国元素""中国方案",这样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武术短兵运动。当下在"武术短兵"名号下有"三"模式,即"近代短兵""连击短兵""现代短兵",显然这不利于"武术短兵"的统一化。要实现"武术短兵"的规范化、标准化,唯有把"三"变"一"。究竟哪种能作为"武术短兵"的主打运动模式,就要对"三者"分别给以分析研究。本文就"近代短兵"给以重点分析,看其能否成为"武术短兵"的主打模式。  相似文献   
67.
"武术短兵"有其运动特性,只有与其特性相符的赛制,才能成为其主要赛制。当下在"武术短兵"名号下出现一种新型的比赛制度,则是"连击"赛制,这打破了武术短兵贯用的"击中即停"的赛制。这种新型的"连击短兵"赛制的设想和做法是丰富的,可是在现实运用当中却很骨感。本文就"连击短兵"赛制给以重点分析,探讨这种赛制能否成为"武术短兵"的主打赛制。  相似文献   
68.
罗洪群  田乐蒙  王凤  何彬 《软科学》2012,26(8):83-86
对"十一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以及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劣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9.
民族团结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的两面性,分析信息技术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试提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维护民族团结的构想。经实践证明,该构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转变为社会主义者,他的民主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因思想的复杂性使其民主观中出现了情感与理智、目的与手段的二重矛盾,这两大矛盾主导着他对民主的思考,是他的民主观几经变化的内在机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