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4230篇
科学研究   5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30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教改的关键是教材。《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是一本好教材。该书简明精炼,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做学合一。它注重应用,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它前言中有编者的E—mail,读者反馈意见方便,能促进精品教材建设,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9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1990-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对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类地区技术进步政策选择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不管是对就业总量还是就业结构的影响,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尽管技术进步对欠发达地区就业增长的总体影响表现为负效应,但教育导向型和科学导向型政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就业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欠发达地区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最终能够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丽  杨文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90-291,293
1990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导致近年来大学毕照生大幅增加,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硕士研究生,昔日被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的境遇也发生了改变,就业难度有所增加,就业问题被提土议事日程。是什么造成了此种状况?应该如何应对此种状况?  相似文献   
994.
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及升级前景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治理和升级问题进行梳理、评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解析不同嵌入方式下集群的升级前景.对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和升级前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995.
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就业状况、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和就业市场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储备,因而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由于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流动人口对本地劳动力就业及其工资收入造成了冲击,从而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就业压力,有关方面应理性地看待流动人口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城市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96.
长三角城市圈的就业迁移和人力资本差别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等有关数据,分析长三角城市圈的就业迁移基本态势和人力资本差别效应,其结果表明,就业迁移总体上对长三角人力资本水平具有一定的提升效应,但是,长三角内的迁移与来自长三角外的迁移反映于各城市的人力资本效应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长三角的人力资本优势既应体现为对海内外各类人才的集聚———吸引力,更应体现为对长三角全体劳动者尤其是外来人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力。  相似文献   
997.
目前,没有一所高校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掉以轻心。无论是从学生本身,还是学校和家长方面,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重视。之所以会形成当前的局面,一方面意味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扩招迅速,大学生人数急速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严峻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并且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世纪之交 ,中国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中国逐步纳入世界经济格局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之势深刻影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 ,中国地理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顺应形势 ,地理事业发展将呈现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导向、专业化发展、开放化拓展、系统化推进的发展取向格局。  相似文献   
999.
反失业是中国二十一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劳动力供求矛盾大,劳动力素质低、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力市场不发达是反失业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问题,必须通过统筹兼顾,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教育培训事业、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实现反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00.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该文对此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生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开设专业和课程,对毕业生进行广泛的就业指导,并积极探索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