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69篇
综合类   7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李小鹏在跳马推手技术中采用了"扒马"推手技术,白云鹏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中运用了传统的推手技术.针对李小鹏跳马的"扒马"技术和白云鹏的推手技术动作数据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为前手翻类动作的提高难度与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女子跳马世界冠军程菲完成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由强到弱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当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训练选材理念存在偏差是制约我国女子撑竿跳成绩进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维DLT方法对优秀运动员所做的跳马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得知在起跳的时候,身体的关节角度是不同的,特别是肩的角度。踺子上板和助跑起跳上板具有很大的区别。在起跳的第一腾空中,其时间小于到最高点的时间,所以反映出快速撑马完成第一腾空。第二腾空时间最长达到平均值1.03秒,最高重心高度在2.85米,完成高难动作。在第二腾空开始的时候,增加旋转的角速度要屈臂,紧抱躯干。同时转体是表现为先慢,后快,再慢的变化。快速的助跑和达到最高的第二腾空是完成难度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行《田径竞赛规则》中有关风速的规则提出了疑议,通过计算得出有效助跑速度与撑杆跳高的成绩成显著正相关,并提出了在撑杆跳高比赛中也要测量风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梳理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轨迹,以期探究未来女子跳马技术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由于夺冠权重发生变更,当前女子跳马难度技术发展减缓;未来女子跳马踺子上板类技术依然为发展主流,但塚原类和前手翻类动作将会被更多运动员选择,高难度技术动作仍是攻克的目标,而规则的完善,使难与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吴惠明 《科教文汇》2014,(32):226-22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动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选用的动作类型主要集中在侧手翻类、前手翻类二种类型上,各类动作发展极不平衡;跳马动作“D”分总体较高,但缺乏顶尖高难创新动作;跳马动作完成质量、落地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用观察和统计方法,对2007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中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完成的动作以第3组和第4组类型为主,整体训练水平处于中等;在落地方面的完成情况存在着稳定性差、扣分点多等问题,应进一步强调和强化落地稳定性训练,以提高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宋词马意象的生成,包含着传统文化因素和时代趋尚的密码,也有词体文学自身需 要的机缘.宋词马意象又与传统诗文中的马意象有诸多不同之处,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1993-2003年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10年来我国男子撑竿跳高与世界男子撑竿跳高进展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我国男子撑竿跳高及世界男子撑竿跳高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对项目注册人数、选材及对项目特征认识的分析,为我国男子撑竿跳高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