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7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港口海上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港口海上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方案,针对我国当前港口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重点解决信息共享、促进通航安全保障等问题。该方案能避免政府对港口信息化的重复开发建设,保证数据的权威、准确、统一、安全,保障数据畅通、高效地共享,以适应港口船舶安全、港口公共安全、港口湿地生态保护等实际需要,实现“数字港口”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12.
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于其他产业影响要素的影响,本文选取一系列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要素,并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得出各个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发现其中资源条件和公共服务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此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枢纽-网络结构,影响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城市所适合发展的枢纽类型也不同。为此本文对发展潜力较高的城市枢纽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北京,上海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贸易枢纽;深圳、广州的发展方向是向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贸易枢纽发展;天津、武汉、西安和南京应该集中发展成为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枢纽等。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简略的政策建议。文章在方法学上给出了一种权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13.
港口供需匹配是港口科学发展最为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借鉴文献[1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港口供需匹配模型。本研究首先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港口供需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非均衡分析理论框架,建立了港口供需匹配非均衡评价模型,最后,采集上海港2006-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港2006-2013年期间潜在供给小于潜在需求、处于严重或轻度供给不足状态,不过供给需求缺口逐年收窄。  相似文献   
514.
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最为显著的商业竞争难题,企业间由于结构趋同、业务区分度低、投入相似等原因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黑洞”,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基于同质化竞争背景,将企业价值链分析与我国港口企业实际情境紧密结合,构建企业价值增值效率的多阶段网络DEA评价模型和面板Tobit测度模型,并利用我国上市港口企业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同质化竞争是导致企业价值增值效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分阶段效率评价时显示同质化竞争仅对企业价值增值的某个阶段产生显著影响,如我国港口企业数据显示同质化竞争显著影响企业生产水平,进而间接影响最终的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提炼同质化竞争情境下价值增值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提升价值增值效率的针对性策略,为同质化竞争情境下的企业重构价值链、提升价值增值能力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15.
中国数字经济体量大但辐射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有待进一步深入,而欧盟数字创新中心是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因此,在梳理数字创新中心定义和内涵基础上,系统分析欧盟数字创新中心的服务内容、运作机制和发展现状,并以3个典型数字创新中心为例,总结得出欧盟数字创新中心的特色经验,包括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形成连续协调的服务体系、搭建多主体多层次平台和布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基于此,得出对中国数字化创新发展的启示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布局、以数字创新中心为平台构建合作机制、以政产学研协作为基础培育生态系统和以完善的服务与设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