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教育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运动对睾酮分泌影响的研究很多,但结果存在着较大分歧。通过对现有的有关材料进行总结发现,研究结果上的分歧可能与实验时运动负荷形式、采样时间、受试者机能状况,乃至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程序化理论是机体能量代谢调控机制形成的重要生物学学说,下丘脑参与能量代谢调控的过程,下丘脑内BDNF、POMC和NYP等多种基因是能量代谢机制形成或异常改变的关键原因。对下丘脑及其重要基因在程序化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下丘脑及其基因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为认识运动如何改变机体正常和异常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味觉嗜好学习建立后对大鼠消除疲劳的影响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味觉嗜好学习以及风味嗜好学习建立后下丘脑β-内啡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用相同程序进行学习训练后,大鼠对风味溶液的嗜好比低于对奎宁溶液的嗜好比,同时,风味溶液嗜好组大鼠SO、Pa内的β-内啡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奎宁溶液嗜好组,进一步证实β-内啡肽与味觉嗜好学习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不同阶段大鼠下丘脑及垂体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出现渐进性的细胞器变性、轴突髓鞘分离、突触小泡及微管微丝减少、树突棘减少等异常变化,垂体促性腺细胞及生长激素细胞出现渐进性的细胞器变性及核膜异常,溶酶体增多等,而ACTH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较小,与同期测定的较低FSH、IH水平和较高CRH及GC水平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长期训练可致大鼠脑组织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减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均受到抑制。这种变化与训练周期的增长及运动负荷的增大具有显著递进关系。而经过4个动情周期的恢复,结构逐渐复原,为一可逆性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靠近内侧隆起,可传感神经元及整合神经胶质细胞,并将信号传导转化为生理功能,激活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继而调节能量代谢和骨骼稳态。在下丘脑的AgRP/NPY神经元和POMC/CART神经元饮食调节体系中,下丘脑可刺激骨骼发生发展,最终将机体调至新的生理功能状态。此外,骨骼内分泌源激素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脂质蛋白2(lipocalin-2,LCN2)能够反调节于下丘脑,改善下丘脑介导能量代谢水平。基于此,研究将从下丘脑-骨骼信号传导和骨骼-下丘脑信号传导两方面进行论述,并以能量代谢为穿梭靶点,以运动干预为手段,论述下丘脑调节能量代谢和骨骼反调节相关功能,阐述运动调节能量代谢和骨代谢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GnRH-R在大鼠递增负荷训练中的表达及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物实验研究法,对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大鼠递增负荷训练中的表达及与性激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大强度负荷使Ta组大鼠垂体GnRH-R表达明显低于C组,且同时伴有LH、E2、P、T明显低于C组,FSH也低于C组;但是Ta组大鼠下丘脑、血浆β-EP明显高于C组。休息1周后GnRH-R未见恢复。认为,长期大强度负荷使Ta组大鼠垂体GnRH-R自身调节发生紊乱,是引起AMI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的β-EP抑制中枢GnRH分泌,是垂体GnRH-R表达减弱的主要抑制神经递质之一;推测AMI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来分析下丘脑衰老变化及运动对其内分泌调控的正面效应,从而提出适宜的健身方案,对衰老机体康复具有现实意义。从形态学研究中发现,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各核团的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的效应超过年轻人。衰老是生物体必然的内在性退变过程,只有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8.
研究P物质在大鼠吗啡耐药之前后脑内的变化.在未用吗啡的大鼠侧脑室内注射5 nmol P物质和在吗啡耐受后的大鼠侧脑室内注射5nmol P物质都能产生止痛效应,但在同样的剂量下,止痛作用比对未用吗啡耐受性的大鼠要小得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试,下丘脑和伏核中P物质免疫反应呈顺调节(下调节),而中脑导管(PAG)周围呈逆调节(上调节).研究表明,具吗啡耐受大鼠脑中P物质诱导的止痛作用相似的免疫反应说明P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机体内有肥胖基因,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为瘦蛋白,瘦蛋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的体重,肥胖者是因为"肥胖"的信息不能传至大脑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观察大鼠在热环境中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24h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与相互关系,为探索热环境下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产生和恢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常温安静组、常温力竭组、高温安静组、高温力竭组,采集运动后4h、5h、6h、8h及24h微透析样品,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热环境下大鼠力竭运动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5-羟色胺(5-HT)含量与常温力竭运动相比升高更加显著,介导核心温度的升高;而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降低,导致机体对热的耐受性降低;高5-HT浓度、高核心温度和机体低热耐受性的共同作用,加快中枢疲劳的发生,降低机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