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17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职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素质担负着重要职责。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长,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自制课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2.
得到了若干个判别整数为合数、素数的新结果,推广、改进了素数判定的wilson定理.使素数判定转化为合数的判定,在素数的判定中有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近代的理性主义在限制封建司法专断的进步层面上,也造就了对法典式立法的崇拜和司法机械主义的产生,由理性至上主义排斥法官释法的主体性和法官释法权所衍生出来的司法机械和司法不公日益凸现,加之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兴起所引起的对理性至上主义的反思,欧陆各国立法和司法中理性主义思想的传统垄断地位正趋衰落,反观我国之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解释中的绝对理性主义之盛.并剖析其痼疾,适当调整认识的立场和解释的理念,并实现司法权的归位,不失为及时之需。  相似文献   
64.
对污染环境罪的理解和适用,应进一步把握“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学界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存在两种观点,即入罪要件说和既遂要件说。“后果特别严重”是污染环境罪的结果加重犯,也是“严重污染环境”不法程度的提升,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在结果加重犯的场合,也存在未遂与既遂的区分,对其认定,应结合基本犯既、未遂的情况具体分析。以“严重污染环境”作为既遂标准,有利于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5.
魏伟 《成才之路》2021,(14):28-29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鲜活的生活资源,创设丰富可感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进行道德判断,并转化为行为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对比辨析,深化道德体验;搜寻反思,明晰道德是非;角色置换,激发道德情感;突破两难,把握道德内涵;拓展思维,落实具体言行。  相似文献   
66.
随机抽取9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偏好判断法来探讨被试的内隐攻击性。结果发现,在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之间,个体偏好于友好性词语,且这种偏好不存在性别及攻击特质差异。个体身上存在明显的友好倾向而并未表现出内隐攻击性,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具有抑制效应。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另一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67.
从“这个歌星很白”看颜色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释和界定汉语颜色词的文化附加义的角度,探讨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颜色词的偏误原因,并在颜色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68.
翻译作品评判的标准在于翻译标准的科学性、明确性和可行性。按照科学陛的界定,确认这一标准具有科学性;其明确性在于其受众的接受性,而受众的接受性由于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可以得到迅速的查证,因此使翻译作品评判的标准做到了少数服从多数,言之有据。  相似文献   
69.
How accurate are teachers’ first impressions and what moderates the degree of first impression accuracy? In previous teacher judgment accuracy research, teachers judged students who were well-acquainted to them, focusing on single traits. Here, we follow the zero-acquaintance paradigm and apply the Social Accuracy Model (SAM; Biesanz, 2010) to examine teachers’ first impressions regard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profiles. Three groups of perceivers (student teachers, experienced teachers and psychology students; N = 285) rated students’ (N = 10) academic self-concep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ntelligence based on brief videos. SAM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eachers were accurate regarding the average students’ profile of characteristics (normative accuracy), but were not successful at detecting students' unique personality profiles (distinctive accuracy). Moreover, likeable students and those evaluated as more physically attractive were perceived with higher normative accuracy. Personality similarit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were unrelated to accuracy.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judgment accuracy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0.
设置回避制度,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对裁判的信任,保障法官公正无偏地作出裁判.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是参照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制定的.法官回避的原因包括两类,一是法定的回避原因,二是法定之外的回避原因.除了回避原因外,有关法律还对回避的申请方式、回避的裁判机关及不服申请等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